松鼠AI 智适应教育CEO周伟:AI智适应技术帮助每个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谱
松鼠AI智适应教育联合创始人兼CEO 周伟
AI和教育都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领域,当AI遇到教育会发生什么呢?松鼠AI智适应教育联合创始人兼CEO 在36氪主办的“做风中的强者”-2019WISE风向大会的现场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初步到来了。人工智能给我们最好的改变是什么?是更加精准、个性化、提升效率,在学习上面也是一样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智适应技术,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
在周伟看来,传统教育的困境有不少,例如“学生学习内容是千人一面,但其实每个孩子的个体都是不同的。我的大女儿8岁,3年级,每天晚上作业做到九点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父亲,我深深感到心疼。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留这么多作业?我把卷子打开一看,基本上每科每天三张卷子,我孩子做一门学科的时候要花45分钟,做完以后我检查,90%是她熟练掌握的,只有10%左右是她掌握不太熟练。为什么老师不能给她留这10%的作业?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老师没有办法做到个性化教学。我们的孩子每天不是在做自己的作业,而是在做学科老师带班所有学生的作业,这会造成学习效率大幅下降。”
松鼠AI智适应的学习利用了一个引擎架构。据周伟介绍,松鼠AI 智适应教育是用了三层式的架构,去构建知识地图、学习策略架构、内容地图、教学流程,进行数据的分析、推荐、算法,到最后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我们把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纳米级的细分,根据知识点按照教学流程和数据积累,帮它构建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知识图谱。
以下为周伟演讲全文:
首先我们看风从哪来,无风不起浪,没有原因的浪是妖风,妖风是吹不远的。首先看为什么会起风,可以看到这是传统教育的困境,是起风的原因。
传统教育困境之一,特级教师千里挑一,其实真正的特级教师是三万里面出一个,学区房一房难求,核心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秀教师的资源非常紧张。
传统教育困境之二,学生学习内容是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孩子的个体都是不同的。学习情况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现在训练出来的学生却是千人一面的学习内容。
传播教育困境之三,统一划化齐的学习速度,老师只能同样速度地教,没有办法做到个性化的教学,这导致了每个孩子获取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不同。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学习速度都不同,针对每个学习的知识点也是不一样的。
传统教育困境之四,只注重对孩子知识掌握的训练。这就是传统说的应试教育,我只关心你会不会、能不能考高分。这是对所有传统教育最大的抱怨,就是中国的孩子只会考试,只会做题,能力比较弱,忽略了能力、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其实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只是一部分,思想、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才是重要的。通过掌握知识,去培养出这些能力,对未来才会有所帮助。
为什么会起风呢?风会往哪里吹、朝什么方向吹?未来包括当下,结合刚刚几位嘉宾的分享,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初步到来了。人工智能给我们最好的改变是什么?是更加精准、个性化、提升效率,在学习上面也是一样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智适应技术,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上半年最新的国际学术研究已经证明,智适应学习系统效率提升优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论述论坛上面,被大量验证了。学习知识状态是一件高成本的事,传统模式下判断学生知识状态需要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出题,这就是中国学生最擅长的题海战术,我拼命抓,我要知道100个知识点的情况,就要刷100道题。同时因为不是个性化教学,所以孩子刷的不单单是100道题,他还要去刷同班人,每个人的100道题。我的大女儿8岁,3年级,每天晚上作业做到九点半。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父亲,我深深感到心疼。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留这么多作业?我把卷子打开一看,基本上每科每天三张卷子,我孩子做一门学科的时候要花45分钟,做完以后我检查,90%是她熟练掌握的,只有10%左右是她掌握不太熟练,要经过训练的。但是找这10%不会的知识点的时候,她花去了45分钟。
我想,为什么老师不能给她留这10%的作业,那90%在浪费时间。后来我想,因为传统的教育方式老师没有办法做到个性化教学,其实这份作业不是留给我女儿一个人,而是留给100个人,因为学科老师一个人带两个班,一个班50个学生。我们的孩子每天不是在做自己的作业,而是在做学科老师带班所有学生的作业,这会造成学习效率大幅下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