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电子烟未断燃丨深网
当电子烟登上315晚会后,身处北京的电子烟线下店店主李某觉得松了一口气。
李某向《深网》描述,3月15日当天上午电子烟圈中就已经有消息称可能会被315点名,业内几个店主最担忧的报道方向集中在电子烟资质问题,在他们看来,这甚至可能让整个行业从此毁掉。但当315晚会报道只是聚焦在电子烟同样对人体有害,消费者不要为了赶时髦掉入另外一个消费误区时,李某所在的电子烟微信群里纷纷拍手相庆,称“过关了”。
3月16日上午,《深网》实地拜访北京多家实体电子烟店面,店主们基本都表示没有受到影响。李某还表示,有一些资深用户还因担心无法买到烟弹,在315晚会期间联系他下单。
最先作出反馈的反而是电商平台们,据《深网》观察,在315电子烟部分播出后,苏宁、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基本上已经搜不到关键字“电子烟”。但正如没有受到影响的线下店一样,在3月16日,大多数电商平台都已经对“电子烟”解禁。
一位电子烟淘宝店主对《深网》表示,平台现在没有任何权力阻止合法合规的电子烟售卖,“当晚封禁并未对销量造成实际影响。”
商家们对资质监管的恐慌并不意外。在美国电子烟纳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每个电子烟每种口味都必须FDA审批,才能在市场上销售,但在国内,电子烟监管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传统烟草行业早已确立国家专卖制度,可大多数国内创业公司范围都不在传统烟草之内。201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曾试图将使用含有烟油的烟弹式电子烟纳入专卖范围,但被最高法驳回。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曾发布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李某及其他电子烟行业从业者对这些规定如数家珍,“电子烟会被定义为消费品、烟草衍生品甚至医疗辅助器材,都会决定电子烟未来的命运。”
在监管利刃挥下之前,电子烟行业从业者们很难放弃这个庞大的市场。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烟民达到3.5亿,按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电子烟消费比例占30%左右计算,电子烟市场将超过1亿人(目前国内只有1%左右)。更重要的是,很多新的烟民往往会直接选择电子烟而不是传统烟草,这意味着电子烟市场比想象中更加庞大。
只有极少数人保持清醒,在诸多电商平台纷纷重新上线电子烟时,苏宁易购上“电子烟”仍显示缺货;天图资本合伙人冯卫东则对媒体公开表示担忧,“投电子烟与我们的理念不太相符,它不属于正面积极向上的东西。”在有消息称小米旗下生态链公司将进军电子烟领域后,小米迅速做出回应:“小米不会做电子烟,此事纯属谣言。”
但现在,还无法阻止那些淘金者纷纷涌入这条宽阔的河流。媒体人魏武挥在文章中写到:“但无论如何,烟绝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投资机构,会有怎样的三观,才会希图去赚这种钱呢?”
飘散的烟雾和生命
在央视3.15晚会上,电子烟被点名曝光,称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健康,长时间吸食电子烟同样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据央视报道,有些电子烟烟液尼古丁含量标识不规范,有些尼古丁含量超标。烟液中含有甲醛、丙二醇和甘油。
报道显示,央视记者从市场上随机购买了八种电子烟烟液,送到了一家通过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全球控烟研究所认证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显示:电子烟雾中存在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超过居室内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的甲醛,以及大量的丙二醇和甘油。汽化的丙二醇和甘油对于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采访的专家也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吸烟者和被动吸烟人群的健康,并非没有“二手烟”,而且同样会上瘾。
电子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锂电池、雾化器和烟弹组成的手持电子设备(也被称为电子雾化器),通过雾化器将含有尼古丁的盐打成雾气,从而让使用者吸食获得满足感。除了这类“电子雾化器”外,还有另一类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如IQOS,此类电子烟由于含有烟草,在国内处于禁卖状态。
在最近的春节中,电子烟开始取代传统烟酒,成为了最流行的礼物之一。一位将电子烟当作礼物送给烟民父亲的消费者对《深网》表示,之所以选择电子烟做礼物,是因为听说电子烟中含有有机尼古丁盐,比传统尼古丁更加健康,同时加热而非燃烧所以不产生焦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