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互联网运营必看“生存”指南

03-25 IT文章

互联网运营必看“生存”指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公众号三节课(sanjieke01),日前三节课与拉勾联合举办了2019年“互联网开年大课”。以下内容来自2019年“互联网开年大课”的第二课,嘉宾有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高阶运营》作者龙共火火、前美国联合利华助理品牌经理Doris。

本场主题为【2019年,互联网运营必看的“生存”指南】,三节课采用一个问题+多个嘉宾回答的方式呈现给各位,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大公司或是顶尖的头部企业,对于哪些类型的人才需求更迫切?

黄有璨:我认为在运营这个职能下,在一些BAT或TMD这类大公司里,2019年有两类人在变得显著稀缺。

第一类人即具备策略能力的运营。这类运营分为两个特点:一是具备策略产品化能力人才,二是增长黑客型人才。

先说第一种策略产品化人才。我们知道通常运营工作分两类——

一类运营工作内容偏前端,具体执行较为细节的任务。例如如何去写一个文案,推广,达到转化率;如何维系社群,提高社群转化率等。一类运营工作偏后端,需要动用策略,并实现策略产品化。

以三节课为例,2019年如果我们希望销量翻3倍,那么就需要对指标进行拆解。

首先,针对每一类不同的人群,主要的策略是什么?转化逻辑和转化链条是什么?

其次,想清楚后端策略后,还需要不断把策略产品化,通过产品化的方式,来去解决问题。例如老用户在结束课程后,需要在满足怎样的条件下去push怎样的内容?这类内容会给予他复购的动力,那么复购率就是有保障的。

这类具备策略能力且能够把策略产品化的人才,在一线互联网公司是非常稀缺的。

再说第二种增长黑客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代表即是典型的硅谷Growth Hacker。

他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梳理业务,并把业务数据模型化,且从中不断地依靠数据找到一些增长的线索,最后在这些线索上做出一些增长型的产品,通过产品化、机制化的方式来驱动增长。这类型人才对于一线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是有极大吸引力的。

第二类人即具备独立探索一条商业转化通路的运营。

以我身边创业的朋友为例,我发现他们想要的运营并不是单独去解决流量问题的人,而是要能够对一条显著的商业转化通路能够负责的。因为很多创业项目的业务模型还没成熟,或者需要不断创新。

例如他们会有这样一类诉求,业务模型没成熟,不清楚整个转化的链条通路是怎么的,用户进来究竟是先让他购买还是先添加加个人号,或者说先拉群甚至参加线下活动?

那么在通路没想清楚的情况下冒然招负责投放的人,肯定无法解决问题。即便投再多的广告,把CTR做到极优依旧会没收入。

因此,如果你能够提出好几条转化通路假设,并且能对每条通路的结果进行准确判断,那么这类人才同样具备极强的竞争力。

火火:我赞同老黄。在我们教育行业里,会分几件事情。以在线教育售卖课程为例,首先要有流量,你从各种地方搞回来流量,无论是投放,还是合作,还是自由产出。第二是流量转化成线索。线索有很多,哪些人,哪种程度,对你的信任度是什么?

第三,线索之后是你要设计增长的模型。到底是转化到个人号,还是社群?这种模型再往后推,可能是整个商业模式,因此你的值钱能力是越往后越值钱。

如果你能解决线索的某一个单点的问题,比如说搞到更便宜的线索,你的能力很强,如果你把流量到线索的转化率提得更高,质量更好,能设计好整个商业通路,那么就更值钱。

这也像通关升级一样,什么样能力最值钱?就是你越往后做的一步。就像老黄说的,他朋友想招的是设计商业模式的人,但是面试的人只是做流量的人,中间差了两环,所以就会有问题。如果你自己想成为更强的人,你要从how、what,做到一个上why的层面,这是一个核心的逻辑。

如何去大公司面试通过概率高?这里我提供两个细节——

我在面试新媒体岗位的人,会要求看作品。这时候会发现有几类人:第一类人在我提出看作品时,会告诉我是否可以用U盘;一类人会让我添加微信,通过微信发给我;还有一类人会给我看公众号,里面集成了H5页面。

那么大家认为哪种人更符合?

显然,第一类人肯定会被miss,新媒体时代用U盘和word文档去展示作品是很奇怪的。对于一个面试者,你想别人展示更好的形象,就应该用更加新媒体的方式,直接告诉我一个集成页,包括做一张小程序名片,里面所有的文章和内容,这是面试的一个基本的逻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