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难燃


撰文 / 李漠
编辑 / 王晓玲
在中国企业的出海版图中,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一直是一个独特的板块。最近几年,印度移动互联网创业潮,与中国市场错峰到来,小米、ov、今日头条、快手、猎豹、阿里巴巴……从硬件到各种应用,几乎所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胜利者,都高调布局印度。中国资本当然也没有缺席。
在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我们用一周时间,去看了这些明星项目之外的印度创业者,其中包括在这里经营多年的中国人,也有正在寻找中国投资的当地创业者,以及专业为中国资本与班加罗尔之间牵线搭桥的融资中介。
这是一个更残酷也更接近真实的印度市场。
01
“你有认识的中国FA,可以介绍给我。”Sunil对我说。因为在美国生活了十年,他的英语口音相比其他印度人来说更清晰一点,他正在为二度创业的项目寻找中国投资人。
在班加罗尔,Sunil是我见过年纪最大的创业者。他蓝色衬衣洗得极干净,别进腰带。和其他20多岁的创始人相比,Sunil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有印度顶尖学府IIT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MBA的加成。总的来说,Sunil应该是那些投资人喜欢的创始人。但现在,他的新创业项目却迟迟没有融到钱。
Sunil选的这家Costa咖啡店,正是印度第一大电商Flipkart融到第一笔钱的地方,班加罗尔的传奇故事之一。
印度的互联网爆发于2015年,那一年国际资本大批涌入,风险投资金额是过去两年的总和,中国资本也越来越多谈及出海印度。Tracxn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资本对印度互联网共投资52亿美元,同比大增4.59倍;2018年,中国工商银行、美团、晨兴资本、启明创投、鼎晖投资又成为其中的新面孔。

一拥有13亿人口的印度市场,在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中,几乎是一种象征。
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在印度创投圈眼中,简直是行走的黄肤金库,连28岁的突突车司机都知道Paytm有阿里巴巴的投资。
Sunil的第一个梦想,就是由中国人点燃的,实际上,在我们的交谈过程中,中国一直是一个高频词。2015年,和中关村的那些年轻人一样,他被创业精英的故事激励,放弃了美国银行的工作,回国创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小贷公司。这一年,外界传闻,Flipkart估值150亿美元。
经历短暂疯狂后,因为市场不确定性较强,2016年印度融资额陡然下降,且资金集中在头部项目,一度到F轮、G轮,而早期资金紧缺。
两年前,两个深圳的投资人曾为Sunil的第一个项目,小贷公司投过钱,但因为增长缓慢,没有后续资金进来,公司已经关门歇业。这回,Sunil想做企业信用卡互联网金融。
被Sunil“烧光”的上一轮融资,谈的十分顺利,因为两位中国投资人恰巧做过小贷。“但企业信用卡是个中国没有的新鲜事儿,”Sunil说,中国投资人也就很难想象和理解。
“我不需要你介绍中国投资人,你有认识的FA吗?”他觉得中国翻译也没帮上忙,“我五分钟的话被翻译一分钟就讲完了,”Sunil觉得他现在急需一位中介,帮助他和投资人沟通,让中国投资人理解他的商业模式。
“印度版云鸟”Lestransport,在去年10月完成了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中有复星资本,中国FA Lucy帮忙牵的线。
Lucy很年轻,年轻到不让我提她的年纪,但她所到之外,长辈们年纪的印度人对这张中国面孔表现得十分尊重。实际上,在班加罗尔,我所接触的印度投资机构、创业者、媒体无一不对中国感兴趣。

中国投资人在印度人眼中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从不缺席大项目,在当地人看来这就是有钱。“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大公司都拿过中国的钱。”Paytm、Snapdeal、Ola、OYO、makemytrip、Byju's……这些都是相当于支付宝、淘宝、滴滴、如家、携程、VIPKID的名字,一般在中后期获得中国投资,估值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投资没能打开中国市场和公司的知名度,绝大多数印度从业者对中国互联网的认知仅限于阿里巴巴和腾讯——两个从2015年前后开始活跃的战略投资者,至于BAT、TMDJ属于超纲题目。当我向创投媒体VC Circle的记者提起TMD,他一脸懵,听到它和某英文F单词意思一样,才跟着笑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7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