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游戏受青睐,争相入局的巨头们到底在想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最极客,作者|东方亦落
今年3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举行的日子。在这届GDC开幕之前,谷歌就因发布了全新的视频游戏流媒体服务平台Stadia受到了瞩目。这个平台为的是让玩家在不购买高价的主机与电脑的前提之下也能玩到高端游戏,谷歌计划将该服务打造成“游戏界的Netflix”。
虽然谷歌是科技行业的巨头,但在游戏行业并非如此,与索尼、任天堂这样的游戏界大佬无法相比。然而谷歌发布了流媒体游戏平台之后,索尼与任天堂的股价均下跌超出3%,这多半是流媒体游戏的“力量”。
其实不仅是谷歌想要进军这一领域,包括游戏开发商、科技公司甚至手机厂商在内的各领域的巨头都在打这个主意。促使巨头这样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会有用户需求、游戏产业前景等因素的影响,但这显然不会是让那些似乎并非专攻游戏领域的巨头们争相入局的最主要动力。
那么,流媒体游戏这一领域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到众多巨头?如果游戏产业本身并不是最主要动力,那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流媒体游戏大受青睐,各界巨头争相布局
说到谷歌对流媒体游戏的布局,并不是从此次GDC才开始的,去年10月,谷歌就曾推出了流媒体游戏服务测试Project Stream,该测试持续到今年1月末。玩家用装有Chrome浏览器的PC设备,配置好键鼠或接入Playstation 4、Xbox one手柄就可以开始游戏了,无需下载或安装,就如同我们平时在浏览器上听音乐和看视频那样。
这听上去非常舒适。不必购买昂贵的硬件,不必为了游戏更新显卡,就算是配置一般的硬件,只要有了服务器的云计算,就能开始一场3A游戏(A级质量、A级投入、A级销量)。在谷歌的Project Stream上,首个测试游戏就是在去年10月5日正式发售的《刺客信条·奥德赛》,该服务也被看做是谷歌进军流媒体游戏领域的序幕。
对于谷歌而言,研究流媒体游戏似乎有些“不务正业”的意味,不过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研究流媒体游戏可算得上是“本职工作”了。据彭博社本月6日的消息称,《愤怒的小鸟》开发商Rovio正在计划开发全球最大的流媒体游戏平台。Hatch中有一系列过审的游戏,用户只需每月支付订购费,就不用下载和安装,可以直接在Hatch上玩游戏。
现在Rovio正在努力游说投资者们入股其流媒体游戏子公司Hatch。该公司成立3年,Rovio就已投入了1700万欧元,Rovio的CEO Kati Levoranta表示,需要新的投资者帮助Rovio,实现Hatch与世嘉、育碧等游戏开发商合作搭建游戏库的愿景。
而此次被谷歌Stadia“威胁”的微软其实也早就计划进入流媒体游戏领域。2001年,微软推出了家用电视游戏主机Xbox,此后围绕Xbox,并依托其云服务平台Azure建立起了庞大的游戏业务线。去年10月,也就是谷歌推出Project Stream的那个时间,微软也公布了云游戏服务计划“X云项目Project xCloud”。与其他的流媒体游戏平台一样,也是实现了在不购买Xbox One主机或Win10 PC的前提之下,用手机、平板等设备,通过云端服务器运行包括《极限竞速:地平线4》、《光环合集》在内的高品质游戏。
在今年的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中,微软曾表示Project xCloud的公测会在今年开启,并在明年将该服务正式推向市场。摩根士丹利预测,流媒体游戏业务将成为微软迈向万亿市值的催化剂。
可以看到,尽管这些巨头来自不同领域,但是对于流媒体游戏的热情都是空前高涨的。如果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还要从市场整体趋势和这些巨头在布局过程中涉及到的点来分析。
多重因素促使巨头布局流媒体游戏,但主因或许只有一个
促使各领域的企业纷纷入局一个领域,市场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动必定是重要因素。如今游戏行业的火爆程度自不必多言,市场规模也已是千亿级。而在这千亿的市场之中,谁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在这块千亿级的蛋糕上分得更大的比例。
对用户来说,为了玩高端游戏而专门去购买设备和主机的人毕竟还是小众,大部分人没有这方面的消费意愿,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玩3A游戏的意愿。如何解决设备与体验之间的矛盾?流媒体游戏服务平台的出现必然是个不错的途径。所以这些巨头提供的服务,会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满足不用设备也能体验顶级游戏的需求,而企业则能够从中获取更多利益。
除了用户需求,愈发成熟的技术方面的加持也给了巨头们不小的动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7193.html
- 上一篇:4G催生共享经济,5G催生追踪经济
- 下一篇:资本眼里的腾讯:支付不稳,游戏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