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在人间
撰文 / 袁晶莹
编辑 / 陈芳
01
降温
晚上八点,超级物种位于上海七宝宝龙广场的门店,客流稀少,堂食区八张桌子,只有一家三口在用餐。一对退休的老夫妇在营业员的指导下,成功用自助付款机买下一包蔬菜。付完,用上海话说了句“原来是这么回事”后离开。
与超级物种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边上的餐饮街,海底捞、新石器烤肉、避风塘等,门口都聚集着正在排队的客人。
上海七宝宝龙广场这家2016年开业的购物中心,主要面向周边消费者,超级物种这个新物种曾是其引以为傲的招商项目,2017年开业时门庭若市,为商场带来不少客流,没想到不到两年就褪去光环。
以超级物种、盒马鲜生等为代表的新物种,是零售业最近几年出现的新业态,很受消费者和地产商喜爱,不过眼下降温明显。采访还没开始,王峰就抢着说:“是不是觉得新物种热度降了?”
王峰是盒马鲜生的员工,过去两年里,他走访过不少新物种门店,如盒马、超级物种、鲜食演义、7Fresh、小象生鲜(原掌鱼生鲜)…… 既是出于职业习惯,也是出于好奇。
新物种的第一枪是盒马打响的,2016年下半年横空出世,就将这个业态带向了网红的高度。过去,只能存在于高端餐厅的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等中高端活海鲜,被盒马以平价的形式带到了消费者面前,现场还可加工烹饪;门店中有可以体验的堂食区;下载APP就能直接扫码付款;门店上方不时传送着一包包订单。
大部分消费者对盒马的第一感受是很酷、很新奇,很多人也是抱着尝鲜的心态去体验的。从活海鲜切入的盒马,激发了部分中国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渴望,挑起了年轻白领群体、学生群体的神经,让他们觉得进入盒马购物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代表着走在时尚的前沿。
“盒区房”(在盒马三公里配送半径范围内的住房)概念的提出更是一种加持。一位传统商超高层告诉AI财经社,盒马能想出“盒区房”的概念,不得不让人佩服,能力确实比传统商超强。
很快,新物种成为香饽饽,互联网巨头、资本争相入局。2017年1月,永辉超市低调推出超级物种;4月苏宁首家苏鲜生在江苏徐州开业;5月新华都的海物会问世;6月步步高推出鲜食演义,上海百联RISO开业;7月美团掌鱼生鲜对外营业;8月世纪联华超市推出鲸选;12月天虹sp@ce问世,京东7Fresh进入试运营。
活海鲜是所有新物种的必备品类,是吸引消费者进店的网红商品。平价帝王蟹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开辟可供堂食的区域供用户体验是第二步,让用户彻底相信店内生鲜的质量,最终由此产生线上购买行为是盒马等新物种们真正的核心所在。
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物种门店开出,连社区周边的小型独立超市也亦步亦趋,将传统门店改成生鲜门店。一时间,新物种成了“网红”,2017年也被称为“新零售元年”。多位零售业内人士向AI财经社感慨,上一次零售业这么火还是2010年前后,那时大家都在拥抱电商。
行业内的战况比外界看到的更为热闹。尤其是,美团、京东、苏宁等的入局,更是让新物种之战变得扑朔迷离,这类在近十年里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企业更懂得如何用资本快速扩张,纷纷喊出了大规模扩张计划。
2018年,有一次去无锡出差,王峰在当地新开张的小象生鲜内看到了盒马员工,“他们一下子挖了几个盒马门店的店员”。除了基层门店员工外,中高层人员的流动也有不少。上述传统商超高层直言,对互联网公司挖人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
成熟人才对门店的运营很重要。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郑硕怀表示,一位优秀的门店店长能够让门店的销售额提升20%-30%。
疯狂扩张的新物种们,面对人才短缺的情况,培养太慢,最快速的方法是从竞争对手那挖人。
新物种如火如荼地扩张了两年,局面很快就出现扭转,用户的新鲜劲过去了。
在金融公司工作的白领章果,过去两年经常光顾盒马,有时也去超级物种。她告诉AI财经社,虽然她习惯了在盒马APP上购物,但已经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在章果眼中,新物种的光环正在褪去,新物种说实话只是“升级版的超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