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卡拉OK互动营销、剪刀手下坎坷求生,《波西米亚》将登顶艺联票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娱乐独角兽,作者 | Mia
截至上周日,《波西米亚狂想曲》(以下简称《波西米亚》)全球票房累计超8.891亿美元进入2018年全球票房榜TOP6,最终有望破9亿美元,音乐传记片影史票房最高,而同类型第二名《冲出康普顿》仅为1.6亿美元,以5200万美元揽获超17倍回报率。
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和最佳男主、获得奥斯卡10项提名最终斩获4个奖项的《波西米亚》,让福斯和迪士尼成为颁奖季大赢家,虽然引进国内已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差,受盗版困扰,且仅于艺联旗下3100家影院发行,但影片上映第三天以5.0%的排片率贡献了9.2%的当日票房占比,三天累计票房4378.7万,持续刷新艺联单日票房记录,最终票房落点超8000万即将突破艺联最高纪录(《三块广告牌》6499万),最卖座音乐传记片当之无愧。
该片是20世纪福克斯2018年最卖座的影片,同时也超越了导演布莱恩·辛格执导的《X战警》系列成绩。鉴于迪士尼已于2019年3月20日正式完成对20世纪福克斯收购动作,《波西米亚》也成为福斯卖身前的最后绝响。
试水卡拉OK版互动营销:20分钟Live分子级复刻的高光与争议
“We will-we will-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即便从未接触过摇滚的人,也能够跟着鲜明热血的节奏,唱出皇后乐队这两首传世名曲。
从描述法国国宝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的《玫瑰人生》,呈现鲍勃·迪伦生平的《我不在那儿》,讲述雷德里格斯的《寻找小糖人》,到根据性手枪乐队经历拍摄的《希德与南茜》,以及传奇白人嘻哈歌手阿姆的自传电影《八英里》,由于被记录者人格魅力和其音乐加持,音乐传记片一直是一种被奖项口碑所偏爱的类型,而《波西米亚》更是凭借着皇后乐队的全球知名度,一举成为全世界最卖座的音乐传记片。
影片版权从索尼转手到福斯,制作周期长达八年,影片完成到三分之二时,导演布莱恩·辛格因性侵指控被福斯开除临时换人,历经种种风波。
在担任监制的皇后乐队吉他手Brian May和鼓手Roger Talor及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私人助理Peter帮助下,影片最后20分钟对150个国家直播、观众超19亿(当时世界人口40%)、募款5000多万美元的1985年Live Aid现场,进行纤毫毕现的分子级复原,从歌曲、服装、动作、走位、献吻,甚至钢琴上摆放的饮料,到台下7万汹涌观众一一再现。
当拉米·雷马克在台上深情唱出那句“Oh mama”,成为击溃乐迷和观众泪腺的最后一根稻草,带观众回到了那个摇滚黄金年代:历经性解放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嬉皮士运动等思潮冲击,大众对奇装异服、特立独行、摇滚乐的理解和喜爱空前之高,激情、热爱和反叛是时代的主旋律。
但争议同样存在,影片为了完成英雄片式的人物弧光,而违背传记片真实原则修改了时间线:影片中弗雷迪的传奇人生似乎终结于最后的演唱会的华彩段落,而现实中1987年4月他被确诊艾滋病,去世前一天才向公众承认。
影评人与观众对本片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烂番茄”当前新鲜指数为61%,Metacritic给出49分,《名利场》等多家媒体评论剧本平淡乏味,在对《波西米亚》的批评之声中,有人认为:“感动你的是皇后乐队的金曲,而非这部用一心求稳手法表现的传记片。”在IMDB上获得8.1/10,在豆瓣上获得8.7分,则证明了中外观众一致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从3月23日19:00开启100场卡拉OK版(Sing-Along Version)的《波西米亚》是国内首部上映卡拉OK版的影片,共推出4首合唱曲目,或将开启国内电影市场现场共情互动、二次传播的新时代。这种模式的影片中,大银幕上将出现类似KTV的提词板,《妈妈咪呀》《冰雪奇缘》《马戏之王》等歌舞元素影片的卡拉OK版在美国都取得过良好效果。
事实上,卡拉OK版也成为《波西米亚》宣发亮点之一。据《北京日报》报道,寰映影城合生汇杜比影厅首周末,在几位举横幅的皇后乐队粉丝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了鼓掌合唱的行列。
尽管据院线反馈卡拉OK版对票房销售提振有限,合唱观众尚属少数,电影市场也还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多位业内人士对这一调动现场情绪、营造娱乐感和仪式感的新鲜模式未来看好。
海外Fathom Events等已经尝试过的直播演唱会和体育赛事等非电影内容,不失为院线抬高收入天花板、增强互动性的转型方向之一,而卡拉OK版电影则是介于“非电影内容”和“电影内容”之间的有益过渡尝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8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