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对话万达技术高管:万达物联网创新背后的逻辑

11-19 IT文章

原标题:对话万达技术高管:万达物联网创新背后的逻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5G标准的落实,新的通信时代悄然来临,物联网转眼之间成了投资人和创业者们眼中的“香饽饽”。出身于房地产行业的万达,也想要搭上物联网浪潮的快车,不过它此次拥抱物联网,并不是毫无准备。

从创业大赛、加速器再到开放云平台资源,万达为转型已做了相当多的积累和尝试。

万达的 物联网 基因:智能管理系统

“最初搭建云平台是来自内部的需要。在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且分工复杂,工程的总包、分包、质监和监理等多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基于此万达推出了自己的混合云平台,开启了集团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万达集团总裁助理兼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冯中茜女士如是说。

冯中茜女士

万达集团总裁助理兼信息管理中心常务副总经理 冯中茜女士

而早在几年前万达就已经对智能管理系统领域进行了探索。在万达慧云,已经集成了消防、安防、设备、运营和节能五大管理体系的16个子系统。而随着云平台的搭建完成,万达内部也有效地降低了人工、能耗成本,商业广场的运行品质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现在,这套云平台管理着万达 260多个广场,而每个广场拥24类子系统有3000多个设备(空调、暖通、给排水和电梯等)和超过1万个信息点位。几年之中,万达云平台经历了无数次考验,现在每年每个广场产生3亿条计算记录,而慧云每年新增的数据很快将超过千亿条。

冯中茜女士对钛媒体介绍,如今万达已经将这部分资源向外开放,公开招募拥有最新技术产品的初创公司一起合作,看看如何更好地优化利用这些资源和数据, 初创公司可以直接在其上进行POC试点测试。

可以说万达慧云、筑云系统已经在房地产物联网垂直分类中成为了标杆式的存在。同时,在深度布局物联网的基础上,万达一直不断地对下一个趋势性浪潮进行预判和探索。

对话万达技术高管:万达物联网创新背后的逻辑

探索小程序的连接场景

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会把风往何方吹,已经有一些行业专家给出了大胆的预测。

这种变化对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会,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最近在谈及物联网时,他表示:“世界将变得非常个性化、非常互动化和非常非常有趣”。

万达与腾讯一直以来紧密的伙伴关系,受到互联网的感化和熏陶,让万达对下一代互联场景发展方向十分关注。受此思路影响,万达创新加速器二期入围项目、同时也是微信生态中最早接触硬件的公司之一,蛙鸣科技提出了下一代互联场景:小程序+智能硬件。

从“人-人”、“人-物”、到“物-物”,再到万物互联,在多方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一个万物互联在商业环境中的场景需求应运而生。历时数月酝酿,万达创新加速器联合丙晟科技、腾讯AI加速器、微软加速器、将门和蛙鸣科技发起了一场“微信人机互联应用场景创意征集大赛”,希望借助这个大赛,把“万物互联”在万达多元化的线下实体商业场景中加速勾勒出来,在微信、小程序之后,打造下一个趋势。

具体而言,即基于微信生态,以小程序去摇控智能硬件,实现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

蛙鸣创始人姚丰对钛媒体表示,自己很看好万达线下场景和微信小程序的融合机会。他认为,未来创业公司的增长机遇将来自线上和线下场景的结合,而基于小程序实现对智能硬件的操控将让初创企业的产品获得更明确的使用场景。

“将‘人、物、场’结合,让万物互联在万达生态中实现也是万达一直努力的方向,”冯中茜对钛媒体表示,“举办创业大赛,其真正的目的是将创意场景化、挖掘更加差异化、人性化的应用以更好地赋能万达的消费者。”

如今,在小程序生态里已经实现了支持与同一局域网内的设备进行网络通信,可实现操控智能硬件、为智能硬件配置网络等功能。这意味着,微信一年前立下的Flag,逐渐成为事实。钛媒体了解到,在张小龙的思维里,小程序的“物联网化”将有别于小米,微信会将打造智能生活的可能性开放给了所有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