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2019,再造「菜市场」 | 36氪新风向

04-01 IT文章

2019,再造「菜市场」 | 36氪新风向

大家都在模式探索中寻找一张万亿规模生鲜市场的入场券。“买菜”似乎提供了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新解法。

2019,再造「菜市场」 | 36氪新风向

文 | 思齐

编辑 | 李洋

来源 | 36氪Pro(ID:Krtech36kr)

图片来源 | 东方IC

“买菜”听起来是个挺土的生意,离大多数不做饭的年轻人也较远。但 2019 年,在生鲜电商的持久战里,它却成为一个关键词。

有几个表征。当问及投资人错过了哪些案子时,“叮咚买菜”被提及的频次最高。这是一家上线于 2017 年,在上海地区提供到家买菜服务的平台。其背后的投资阵容也异常强大,除了进入比较早的高榕,还有老虎基金、红杉中国、今日资本等超一线基金。这一模式还引起了竞争对手的关注——2019 年春节前夕,对标叮咚买菜的“美团买菜”在上海上线。

从 O2O 、垂直电商再到前置仓,大家都在模式探索中寻找一张万亿规模生鲜市场的入场券。“买菜”似乎提供了一个基于场景和品类差异化的新解法。

在这个赛道内,有三类服务模式:

  • 叮咚买菜:线上下单、派送到家。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被诸多机构在内部复盘的“黑马”案例。上线于 2017 年,主打 0 元起送、0 配送费、30 分钟内到家的菜品派送。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从 2019 年年初开始在杭州建仓运营;

    呆萝卜:线上下单+门店自提。2016年创立于合肥。以采定销,消费者前一天通过 APP 下单后,由呆萝卜进行集中采购,在中心大仓分量分拣处理后在夜间派送到相应的社区门店,消费者在预约的时间段内取货即可,在此之前,呆萝卜借着 2018 年的“社区团购”就已经被推向风口;

    谊品生鲜:社区店。2013 年创立于安徽合肥,主打高性价比的家庭消费,团队将“菜市场”看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生鲜是一个引流品类,基于社区店,谊品生鲜也在布局自己的到店自提、上门派送服务。

    从定位上,叮咚买菜的模式更适用于一二线城市,以稍高于菜市场 10% 的价格提供标品净菜,而在相对低线城市生长起来的呆萝卜则主打“便宜”。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会讨论:

  • 押注“买菜”:空白场景、高频生意,从垂直电商到本地零售;

    “买菜”本质:距离用户足够近的菜市场;

    巨头入场:不可错过的近场零售。

    2019,再造「菜市场」 | 36氪新风向

    押注“买菜”:这一届生鲜电商有哪些不一样?

    精选水果一直都是生鲜电商的切入口。

    从“地三鲜”到每日优鲜甚至于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货”,都是如此。

    对标线下卖场,精品水果是一个很好的引流品类,除了引流之外,背后也有损耗和毛利空间的考虑。此外,考虑到当时的移动互联网人群渗透,用精品水果来切入被视为目标用户的白领人群的“下午茶”场景也十分合理。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人群平均年龄的抬升,以及已经养成到家服务的消费者开始步入家庭,“社区场景”服务开始出现空白,在这一前提下,“买菜”开始成为新一代生鲜电商的新主题。

    在服务人群和场景上,叮咚买菜、呆萝卜和谊品生鲜等都在切家庭消费,这是过往的生鲜电商玩家所没有覆盖到的,例如“谊品生鲜”就强调自己的典型用户画像是“掌握家庭餐桌消费的人”,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新一代玩家们就在通过足够新鲜(例如叮咚买菜能够做到活鱼活虾配送上门)、高性价比来占领市场心智。

    而从O2O、外卖到新零售,不断进化的互联网服务也在帮助消费者养成对于外卖到家、自提的消费习惯,让“重做菜市场”成为可能。

    除了本身市场有空白之外,菜品消费的特性在于两方面:足够高频、具有稳定高效的供应链。这两点同时也是买菜之于走精选路线的生鲜电商的优势所在。

    高频不难理解,我们来重点看看供应链。

    买菜赛道的玩家都选择了短供应链的方式,即部分产品采用品牌商直供,按需采购。

    生鲜的供应链条很长,和产地合作可以走爆品策略。水果的毛利空间足够支撑平台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冷链物流、仓储等前期投入,从利润空间和损耗角度考虑,蔬菜显然不能和水果相比较。

    那么,既然一级城批、品牌代理等菜品供应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体系,为什么不直接接入呢?

    永辉超市对于异地店铺的生鲜供应链所采取的出三级管理体系中,除了自身的基地资源,也包括了省一级产品批发商和农贸市场、农场基地等当地资源。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