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国美想念黄光裕

04-02 IT文章

国美想念黄光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罗超

4月1日愚人节,国美给行业开了个玩笑,抢走了科技公司的愚人节营销的风头。

先是国美零售投资关系总监李虹向媒体透露,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将于明年出狱回归,受此消息影响国美电器股价一度涨停,然而国美官方很快辟谣称,黄光裕出狱时间是2021年,没有变化,记者“听错了”;随后记者直接晒出录音,证明自己“没有听错”。

国美想念黄光裕

究竟是国美的人说错了,还是记者听错了,大家可以百度相关新闻自行分辨。

真正值得注意的信号是:资本市场对黄光裕出狱满含期待。

说到黄光裕,80后应该都不陌生。2006年,年仅37岁的他成功登上中国大陆首富宝座。彼时,国美电器年销售额达到1200亿元,而当时淘宝交易额才30亿元,京东仅有10亿元。黄光裕当时也是媒体宠儿,其行业地位丝毫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大佬们,被视作是李嘉诚后的最具潜力的潮汕商人代表。

然而事情的走向让人意外,2008年,随着黄光裕锒铛入狱,国美情况急转直下。

黄光裕治下的国美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正式挂牌开业,黄光裕出任总经理。黄光裕和哥哥黄俊钦以北京为起点,依靠低价策略迅速将国美电器门店布局到全国各地,鼎盛时期曾创下单年开店384家的记录。

2003年,黄光裕仅出资5800万港元控制了原名为“京华自动化”的香港股票,随后更名为“中国鹏润”。

这一年也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孕育的年份。当年3月国美上线网上商城,消费者可在国美官网上进行网购,因受到非典影响,国美官方商城当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但这并未引起黄光裕的注意,黄光裕的精力仍然集中在线下店的并购和整合中,但从转型时间来看国美拥抱电商不可谓不早——国美对头苏宁的在线平台苏宁易购到2009年才上线。

2004年,黄光裕让市值仅为2亿的“中国鹏润”出资88亿元,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9月10日,“中国鹏润”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

2004年和2005年,黄光裕连续两年荣登胡润百富榜中国榜首,一时风头无两。2006年4月,陈晓的永乐电器和张大中的大中电器宣布组成战略联盟。7月25日,国美要约收购永乐,涉及收购金额达52.68亿港元,这起并购案在当时成为中国电器连锁业最大的并购案,收购案完成后,国美电器旗下门店数量突破800家,年销售额突破800亿元,远超苏宁电器的360家门店和397亿元的销售额。

2006年,黄光裕摘得首富王冠。2007年,黄光裕将目光瞄准苏宁,豪言称合并苏宁只是时间问题。但时间没有给黄光裕机会,2008年10月6日黄光裕以430亿元资产“霸榜”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四十天后,因涉嫌经济犯罪在北京被警方带走,黄光裕之妻杜鹃在大连落网;两年后,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刑14年。

失去黄光裕的国美,急转直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

转折危机中的国美

黄光裕入狱后,前永乐电器创始人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陈晓掌权后开始“去黄光裕化”,公关层面强调黄光裕的事属于个人行为的同时,引入贝恩资本作为战略伙伴,稀释黄氏家族股权,策反管理层,曾被黄光裕视为左膀右臂的时任国美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集体被“策反”,在贝恩资本成为国美第二大股东并进入董事会后,陈晓收编黄光裕部分旧将,并将黄光裕持有的国美股份稀释至32%,国美电器内部不可避免地持续动荡。

眼看国美要更换门庭的危急时刻,黄光裕妻子杜鹃的审判成为转机。二审改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执行并被当庭释放,由于身背缓刑这则枷锁,她只能隐身幕后“垂帘执政”。期间,在黄光裕授意下,杜鹃游说贝恩资本并在几个月后放弃对陈晓的支持,杜鹃选定张大中担任国美董事局主席。

在张大中协助下,杜鹃很快稳定管理团队,并开始继续推进2年前黄光裕未完成的电商布局,眼见大势已去的陈晓被迫离职。

尽管方向延续“既定战略”,但群龙无首,战斗力就会出现问题。国美在杜鹃和张大中的苦苦支撑中,业绩却开始下滑,2011年苏宁实现净利润48.21亿元,同比增长20.16%;国美净利润则由2010年的19.62亿元降至18.4亿元,降幅达6.22%。门店数量、单店盈利等量化指标上,被苏宁反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