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抖音、快手推出青少年模式,单日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

04-02 IT文章

除了规定使用时长和时段,青少年模式主要限制的是直播功能。

刺猬公社 | 晓通

  

2017年7月3日这天,《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的标题是《为了爱,为了梦想》。李旻在信中提到几个话题,比如游戏是有价值观的,游戏能够传递爱和幸福,还有,游戏和未成年人的关系。

 

李旻发表这封信是有背景的。前一天,腾讯官方宣布,开始试点推行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具体措施包括12岁以下每天限玩一小时,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录,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等等。

 

从那之后,未成年人保护成了腾讯游戏挂在嘴边的关键词,尽管后来推出的许多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例如限制疑似未成年用户的消费)和游戏的商业变现存在一定的冲突。

 

和游戏相比,沉迷短视频或许在家长眼中还不算是问题,但是从业者已经未雨绸缪。


28日,中国网信网发布一则消息,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根据介绍,在青少年模式中,用户的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内容都会受到限制。


抖音、快手推出青少年模式,单日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

刺猬君亲身体验之后发现,同样是防沉迷系统,在不同App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快手的青少年模式限制包括每天使用时长不能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至早上6点不能使用。直播还可以看,但是不能打赏、充值、提现。

 

内容上,“同城”频道消失,“发现”页面中都是书法、绘画、运动、宠物这类“岁月静好”的内容。“关注”内容看起来没有影响。

 

相比之下,抖音的保护更激进一些。使用时长和时段限制与快手相同,但直播首页入口消失。内容的改变更明显。


关注页显示无法浏览,首页的内容完全换了一个风格,刷出的视频都是仅有几赞到几百赞不等的作品,看起来大多是普通用户的生活日常,没有特效,也不搞笑。抖音上那些经过算法筛选推荐、赞数动辄上百万的精选内容一个都刷不到。


抖音、快手推出青少年模式,单日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

所谓的“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内容看起来很无聊,完全不像抖音的风格。

 

在中国网信网的介绍中,防沉迷系统除了以上的措施,还会“试点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沉迷抖音/快手无法自拔”,过去是调侃,现在值得问一句,短视频也要防沉迷?有这个必要吗?

 

截至2019年1月,根据官方最新数据,抖音的日活是2.5亿,快手日活是1.6亿。至于使用时间,艾瑞咨询曾经统计,抖音和快手用户的平均每日使用时间分别在25到30分钟和60到70分钟这个区间。

 

单独看数字或许感受不够直观。根据questmobile统计,2018年下半年,国民级应用微信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是85.8分钟。


抖音、快手推出青少年模式,单日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

 

从使用时长来看,短视频防沉迷的必要性并不明显,除非这件事和未成年人产生联系。

 

对成年人的保护最早从游戏行业开始。2018年8月,马鞍山一名初一学生因为上网时间过长,在网吧抽搐晕倒。月底,南通一位13岁男孩儿坠楼身亡,生前曾沉迷于“吃鸡”游戏。每次有类似事件发生时,游戏都要被当做罪魁祸首拉出来讨伐一番。

 

将游戏和未成年人收到的伤害二者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是游戏厂商感到最委屈的一点。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家庭教育和学校监督的缺位,只是把大棒打向制造游戏的人。

 

回到短视频。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因为沉迷短视频,导致未成年人成长受到影响的典型案例,但是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应用还有另一个问题——直播打赏。

 

2017年,《焦点访谈》曾报道过两个事件。许昌有一名13岁的男孩,在快手上花费2万4千块为网络主播打赏。江西一位9岁女生为打赏网络主播,花掉了妈妈支付宝中的一万多元余额。

 

相比沉迷短视频,未成年人的冲动打赏是现阶段更重要的问题,毕竟直播打赏对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变现越来越重要。

 

打赏已经成为快手重要的收入来源。作者潘乱在文章《快手已成为世界最大直播公司》中称,“快手去年直播收入200亿左右,与抖音广告收入基本持平”。

抖音、快手推出青少年模式,单日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

快手直播首页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快手的青少年模式取消了直播的打赏和充值等资金操作,抖音则在青少年模式中首页下线了直播功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