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瑞典人看中美:特朗普修边境墙,中国科技大佬谈开放

04-04 IT文章

一提到瑞典,很多人跟小编一样,可能脑子里最先蹦出来的就是宜家、沃尔沃、诺贝尔奖,还有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那种浓浓的简约现代性冷淡风。崇尚极简主义,瑞典人可是出了名的。这一点,跟中国的科技互联网圈子气质倒是很接近。最近,瑞典的媒体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科技公司和商界大佬。

刚刚过去的3月,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瑞典知名商业杂志《Milestone》,同期出现的亚洲企业家还有马云、马化腾、李嘉诚等。这家总部位于瑞典,关注EMEA(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商务刊物,为何选择李彦宏作为封面人物呢?小编以为,这个问题就像踏青赏春,满树樱花你摘哪一朵?当然是最美的那朵!当然,儒雅帅气风度翩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李彦宏背后的人工智能。当下,在中国,李彦宏带领的百度被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瑞典人看中美:特朗普修边境墙,中国科技大佬谈开放

瑞典商业杂志《Milestone》封面人物: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小编梳理了一下,《Milestone》杂志以《A Positive Position》(积极定位)为题,讲述了李彦宏的个人经历和早期创业历程,主要介绍了百度在AI领域的布局和投入,以及李彦宏对AI的态度。以下为《Milestone》刊登的原文翻译(有节选)——

积极定位

百度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尽管被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互联网搜索服务提供商,它其实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专门从事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和产品以及人工智能业务。

公司成立于大约20年前,由李彦宏和徐勇共同创立,如今已拥有4万多名员工,并经营着世界上访问量排名第四的网站,仅次于谷歌、YouTube和Facebook。

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其不可思议的创业之旅中一直担任公司掌门人的位置,在那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起起伏伏。李彦宏出身于清贫人家,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努力工作并付出代价。

1968年,李彦宏出生于中国山西省人口约100万的阳泉市,在家里五个孩子中,他排行老四。

该地区以农业和矿业闻名,他的父母都在当地的工厂工作,如果李彦宏不是偏爱数学的话,他可能会继承父母的职业道路。

李彦宏的高中只有五台苹果-II电脑,供给1800名学生使用,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优先让数学分数排名高的学生使用电脑。据李彦宏说,就在这个时候,他“立即爱上了电脑。”

在北京大学学习信息管理后,李先生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

他最初在道琼斯的一家子公司担任软件工程师,为道琼斯公司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迄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其中包括《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

在为他的一项超链接分析设计申请专利后,李彦宏加入了硅谷的搜索引擎先驱 Infoseek,担任高级工程师。

就在那时,李彦宏决定回到中国并成立自己的公司。他聘请北京大学的一名教授和五名毕业生,开发了百度搜索引擎的第一个版本。

2010年,李彦宏在Web 2.0 峰会上接受采访时谈到,赚钱并不是他的主要愿望。

他说:“当我创立这家公司时,我从来不知道搜索引擎能带来如此丰厚的营收。”“之所以决定这么做,是因为我认为搜索是非常有用的,这样我可以设计出一个可供数以亿计的人使用的产品。现在,我不需要更多的钱,但我仍然想让我的产品变得更好,这是我日常工作的动力。”

对李彦宏来说,钱当然不是他的动力,多年来,他目睹了公司财富的快速波动。李彦宏说,“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用户数量不断增长,我们的服务不断提升,同时更加积极地布局未来。”

发展正是百度所做的,如今作为一家年收入超过1000亿的公司,百度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

2017年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计划”(AIDP),在这一领域投入并将继续投入数十亿美元。

为了确保百度能位列本行业的前列,同年,李彦宏将百度90亿美元收入中的10多亿再次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其中大部分投入了人工智能领域。

李彦宏去年在纽约的彭博全球商业论坛(Bloomberg Global Business Forum)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如果互联网是前菜,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主菜。”

“我们确实有很多机会,”他说,“但话虽如此,还是有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如何保护隐私,如何确保技术不会失控,并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有些事情我们比较担心,但我确实看到了比威胁更多的是机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