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当Google云大会再无李飞飞:云服务只成一门生意

04-10 IT文章

Google云经历人事剧变后,年度大会的关键词从“人工智能服务人类”变为了“Google云服务企业”。

当地时间4月9日,Google云新任CEO Thomas Kurian完成了在年度大会上的重要亮相。他正式上任仅有10周,就在今天举行的Google Cloud Next大会上,宣告了Google云的转折——“Google云希望成为最容易与之做生意的云服务商”。

这也标志着,Google云服务从两年前高举高打瞄准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平台,变成了更实用、更接地气的企业工具,或者换句话说,变成了一门生意。

随之而来的,是在大会上重磅亮相的全新产品Anthos:作为Google云的服务平台工具,它能让企业跨越不同云服务平台和本地服务器管理数据,并可以通过改写数据包的方式,让数据实现在不同平台之间的迁移。

Anthos:混合、兼容与通用

今年的Google云年度大会仍由CEO Sundar Pichai开启。他的出场意义在于彰显云业务对Google的重要性。Google 云CEO Thomas Kurian 则是绝对的主角,他隆重介绍了Anthos,并强调,“这是一款听取了许多客户意见后,研发出的产品。”

如Google工程副总裁Eyal Manor在主题演讲中所说,目前大部分企业80%的工作负荷还不在云端,需要向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迁移,他预计88%的企业将选择混合云技术,需要兼容本地服务器和云端,或者兼容不同的云平台。

Google云合作伙伴Cisco执行副总裁David Geckler则在大会上举例:混合云企业用户希望把注意力放在在软件应用上,问题是数据有的储存在云端,也有在本地服务器上。

如果把这些协同起来操作,怎么搭建架构呢?

企业用户需要为此付出大量成本。这也给开发者带来了严重的劳动负荷,他们需要花大量精力,在不同平台上一遍一遍重写程序。

Anthos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写一次程序,能在所有云平台上使用。”通过它,公司数据能够实现在云平台之间迁移,并且Google会保证迁移过程的透明和安全。

当Google云大会再无李飞飞:云服务只成一门生意

Anthos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可以供混合云用户使用,即公司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第二,一个模型,可以兼容Google云和其他云平台;第三,一个简单安全的基础设施,可以管理所有的云服务。

Anthos可通过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在Google Cloud Platform(GCP)上使用,也可通过GKE On-Prem在数据中心使用。重点是,公司还可以使用Anthos来管理第三方云,比如Google云的竞争对手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

Anthos基于Kubernetes等其他开源项目,能够帮助支持不同平台的云应用。用户可以使用他们当前的硬件设备,无需立即投资新服务器,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也不需要学习不同的环境和API。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亚马逊和微软已经先一步在Kubernetes基础上开发出了容器类的工具。

Thomas Kurian 下这么大力气主推Anthos不是没有原因的。Google已经成为云业务市场的后来者。去年亚马逊、微软、IBM已经从云市场中收获了共计700亿美元以上的收入,并保持着高增长率。云服务的巨大投入和长回收周期,最终决定它会是一个多寡头市场。目前Google已经难以和三巨头单独竞争,Anthos的兼容服务能否改变格局,还是未知数。

从AI服务大众到云生意

“客户”、“服务”、“企业用户”……这样的词频频出现。今年的Google云大会充满了务实的气氛,但Google云两年前,并不是这样。

在此前两年的大会上,李飞飞曾以Google云AI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强调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和公共福祉。

当Google云大会再无李飞飞:云服务只成一门生意

她代表Google云解读了“AI服务大众”战略,发布了多个API 产品,并正式宣布了Google云对数据科学社区Kaggle 的收购。

但在“AI服务大众”这个宏大目标树立后的两年间,Google云经历了剧烈的人事变动,李飞飞因“邮件门”卷入Google100亿美元AI武器化军事合同争议,离职回到斯坦福;此后她的学生、Google云AI研发负责人李佳也离开;就连Google云的创始人Diane Greene,也在今年年初退休。

在Greene时代,Google云筹把码押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努力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门槛,让用户甚至不需要写代码,就可以用机器学习工具开发产品。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是Google云在市场上的雷声大、雨点小——去年亚马逊、微软的云业务年收入都超过了250亿美元,而Google云收入成谜,甚至没有单独公开数据。

一位曾在主要云服务商任职的管理人员也告诉硅星人,Google在技术研发上往往走在最前端,然而商业化应用往往表现平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