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京东重回“创业时代”

04-17 IT文章

京东重回“创业时代”

文 | 封成 丁甜

编辑 | 封成

京东今年密集霸占话题榜。

首先发生的是,京东在年初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这意味着,数量在80-100之间的京东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今年在业绩压力和管理能力上都会遭到较大挑战,舒服的日子过去了。对比,当下企业末位淘汰比例一般为5~10%,京东的力度称得上是杀伐果断。

紧接着,京东更高层的变动密集发生,向外界传达出这场变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从3月开始,首席技术官(CTO)张晨、首席法务官(CLO)隆雨、首席公共事务官(CPO)蓝烨相继离职。4月9日,7FRESH总裁王笑松和时尚生活事业部总裁胡胜利均被调离原岗,等待其它重要岗位任命。

更能直接说明问题的是,时间来到4月,取消配送员底薪、揽收加入绩效,坚决淘汰三类人的消息传出。这表明在新一轮的挑战面前,京东拒绝温水煮青蛙的情况发生。

刘强东还在朋友圈罕见地就“996”对外发声:京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今天凌晨,东哥又致信快递员,表示公司绝对不取消五险一金,调整薪酬结构也不是为了降低工资,而是要激励全员提高揽件数量。公司所做的一切,只想让京东物流可以长久生存下去。

京东重回“创业时代”

“我知道打破大锅饭会有短期的痛苦,但是如果不能忍受短痛那就是等死!”刘强东言辞诚恳。

种种迹象显示,京东正在重新回到“创业时代”。

主动迎接新的内外部的挑战,为未来10年扎下根基,从底层员工到中层架构,再到更高层管理,以及最高层意志,都在完成转变,就像刘强东在公开信中描述早期拼搏经历,只要闹钟一响,感觉就像地震,整个木板都在震响。

01 为什么要重回“创业时代”?

要想明白京东为什么要重回“创业时代”,就得先理解目前京东所处的大环境。

京东是一家拥有20年历史的科技公司,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时代。不能说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流量经济,但却能直观判断出科技进步对于其发展的深远影响。

但是,在近几年,巨头科技公司的发展多多少少都遭遇了一些挫折。

从全球视野来看,科技股的两只领头羊苹果和亚马逊在2018年都经历了登顶万亿市值高峰然后迅速蒸发两千亿美金的过山车。

国内的情形也并不乐观,比如2018年1月份时市值巅峰的腾讯还在高喊“振作精神加油干,明天就赶超facebook”,然而这份热情迎来的却是10月的至暗时刻,40%市值没了。

科技公司股价的起伏,是科技与商业价值的耦合发展趋势。毫无疑问,科技与商业的耦合价值在经过超高速的发展后,来到了一个瓶颈时期。换一个说法,这也意味着转折点的来临。在这个时间节点,谁能够顺利调整姿态,抓住未来趋势,谁就能够在下一个阶段取得优势。京东也不例外。

同时,京东还是一家零售公司。整个零售业态的行业风向也在发生转变,行业竞争环境甚至消费者的认知都在剧烈变化。

京东重回“创业时代”

去年以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电商流量到达天花板,边际获客成本增加,不管是创业公司,还是手握着巨量资源的豪门巨头都越来越难以把握其在C端的增长,甚至更大可能性是呈现出一种负增长。

所以,这两年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大家都在往B端发力。以京东为例,在去年底的内部信中,刘强东提到,京东要将沉淀了多年的供应链能力、物流能力、数据能力、营销能力、金融能力和技术能力以模块化、平台化、生态化的形式全面对外输出,向社会提供“零售即服务”的解决方案。

京东的改变是,从垂直模式向模块化服务转变,提供服务,为零售提供最终解决方案,归途应该是一座功率巨大的“核电站”。

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没有哪一家想错过。这就是行业进入了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期的原因。

例如阿里从2011年到2017年,几乎每一年都会有架构调整的消息传出,而且仔细分析每一年的趋势都会发现的B端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战略地位越来越清晰。就算是架构万年不变的腾讯,也在去年9月30日的发布名为《腾讯启动战略升级: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文章,重心在B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架构开始呈现在大家面前。还有,后来者美团也紧随其后开始其新一轮的架构调整,以此宣告其对于B端的野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