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的大楼只能卖出白菜价
持有不到三年,乐视再次拍卖世茂工三,有人看没人买。
三年时间,世贸工三从乐视生态的试验田,变成了乐视名下最值钱的资产,甚至没有之一。乐视网股价2.51元,整个乐视网市值刚过100亿,不到4个世贸工三的评估价。
4月15日,“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结束了第二次拍卖,与三个月前一样,同样以流拍告终。本轮起拍价21.87亿,比三个月前的23.02亿降价超过1亿,约是估价的6.6折,评估价为32.89亿。这个价格非常接近万科给乐视20亿的报价,但乐视找到万科时,要价40亿。
即便世茂工三存在产品设计和地理位置上的不足,也不至于如此冷清。
从去年年底开始,外资频频加码国内商业地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外资机构在中国内地的大宗房产交易累计金额已超过300亿元。在2018年购物中心收购案例中,有包括新加坡凯德、美国黑石基金、英国太古、加拿大博枫Brookfield等机构,收购北外滩星港国际中心、闵行怡丰城、前滩太古里、金桥太茂与南翔太茂。
北京的热闹程度虽然不及上海,但同样也是外资关注的重点。2018年11月,北京京通罗斯福广场被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人民币25.6亿元收购。
再比如去年链家买下了北京的盈科中心。
对比盈科中心的平步青云,世茂工三可谓命途多舛。事实上,通常这样的大宗资产交易很少会像世贸工三这样经历司法拍卖,而是更长的成交周期,更多运营改造来实现资产调优,以及还有第三方的加入。
去年年底,链家创始人左晖花了105亿买下盈科中心,这个价格比4年前基汇资本从李嘉诚、李泽楷买下的58亿,贵了超过80%。
从成交周期看,盈科中心的易主,从爆出交易消息到最终成交,前后至少有半年的时间。2018年6月初,彭博社报道,左晖正与基汇资本进行高级阶段谈判,拟以约100亿元人民币(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北京盈科中心。虽然当时该消息遭到了链家方面的否认,但100亿的价格,和2018年12月11日披露的105亿成交价十分接近。
6个月的时间,账面上看基汇资本多赚了5亿,但如果算上汇率,也可以说是左晖省下了8000万美元,去年6月美金人民币的汇率大概在6.35,而到了12月已经接近7。
这样的议价过程在司法拍卖中是无法实现的。
自古生意都是,“买亏的人多,卖亏的人少”,尤其是买方既不懂行,也不找人评估时。
基汇资本是专注房产的私募基金,但在当年收购盈科中心时,也找了国际房地产顾问戴德梁行做“中介”。据报道,戴德梁行在后续盈科中心的转型改造和招行中,同样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比如戴德梁行直接完成盈科中心设施设备机房和机电装饰改造;2016年,在戴德梁行的帮助下,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搬到了北京盈科中心。
基汇资本从李嘉诚手中买下盈科中心,到最后脱手给链家,中间至少经历了4年的时间。期间盈科中心完成从购物商场到写字楼的优化改造,比如在硬件上用裙楼全新玻璃幕墙、25米挑高空间、引入大面积自然采光的中庭等,同时也将商业面积改造成写字楼,将绩效较低的零售中心、酒店和服务式公寓等改造为新的办公空间。
相比盈科中心的改造,乐视最初的梦想也曾让人心动。
当年乐视一心想把世贸工三打造成“乐视生态世界”,把手机、电视、智能系统,还有乐视体育、智能硬件和超级汽车等内容装进这块资产里。据说乐视当时的改造首期投入超过20亿。
但在接手世贸工三2个月后,乐视爆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内容当然还没来得及填进去。而改造也更是无从说起,毕竟到了8月,世贸的3号楼已抵押给了中信银行。
所以当年开价20亿的万科就表示:“并没有看到乐视在工三项目的商业改造和升级工作,无法理解突然增值10 亿元。”
而2016年乐视购买世贸工三的谈判和议价过程,似乎也是非常迅速。2016年的5月12日签署了协议,5月16日世贸发了晚间公告。整个过程就像是一锤子买卖,世贸想不好如何处置这块资产,正好贾跃亭想买,两方一拍桌子这事情就成了。近30亿元的成交价,也在当时被业内人士称为“外行价”。
世茂股份当时称,“本次股权交易预估收益约为人民币7亿元”。
但三年过去,世茂工三从乐视花30亿打造的“生态世界”,变成了如今成了6.6折却无人问津的商业地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