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游戏的真相:回归祖先的狩猎场

04-20 IT文章

游戏的真相:回归祖先的狩猎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征岳

2018 年 11 月 3 日,韩国仁川,电子竞技游戏 - 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在这里举行。一支名叫 IG 的中国电竞代表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破纪录地夺下首个世界冠军。消息传来,一时间,全网欢腾。

与此同时,西安市中级法院正在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嫌疑犯是一名 57 岁的重庆男子,因在与儿子的争吵中以擀面杖锤击其头部致死而面临刑事指控。而他们争执的原因,竟是 28 岁的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被不满的父亲责备所致。

这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两件事,刚好为我们展现了游戏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面目。前者讲述了一个令人艳羡,名利双收的人生赢家故事,后者徒留一出家庭人伦悲剧。

从广义上说,游戏古已有之,从孩童的青梅竹马,到文人的棋局对弈,留下的却多是浪漫旖旎的传说。但饶是如此,游戏还是为儒家正统所轻视。所谓“玩物丧志”,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皆是为它量身定制的反面标签。即使到了现代,在相对宽容的社会氛围里,也还是不时传出游戏有毒论,电子海洛因之类的声声控诉,连游戏机也一度被官方封禁。但终究人们还是慢慢接受了游戏的存在,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游戏业也成长为一个超千亿级的大型产业,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游戏大国。

虽然,关于游戏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歇,尤其是焦虑于孩子课业成绩的家长最为大声。但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方,对游戏的认知似乎始终没有调制到同一频道。前者认为游戏只是众多娱乐形式的一种,而后者,则咬牙切齿地把它比作诱惑孩子的毒品,从出生伊始,就满含着资本家贪婪的祸心。

那么,游戏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玩游戏,到底在玩什么?

玩过游戏的人应该都清楚,游戏与其说是娱乐,倒不如说是另一份工作,因为它实在不轻松。玩家需要聚精会神,需要仔细研究,需要刻苦训练,对智力和精神都是巨大的考验。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可以在现实中懒得做家务,懒得上班,却甘愿在游戏中废寝忘食?是游戏的世界更精彩吗?但玩家也有辛苦练级的时候,也有痛苦地被一遍遍虐杀的时候,这远算不上精彩的过程。可为什么人们就是爱游戏呢?

清华大学的游戏研究学者刘梦霏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认为游戏本质上是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我们人类祖先在狩猎采集时代一致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祖先 - 智人诞生已有二十万年,进入农耕时代不过一万年,人类的基因始终停留在农业革命前的狩猎采集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不断探索新的边界,发现新的事物,我们的每一次工作都有确定的回应,做对了就有回报,错了就遭受挫折。比如,一个武器好用不好用,去打一趟猎就知道了。一个果子能不能吃,尝一下就明白了。

游戏中也是如此。每完成一次任务,玩家清楚地知道攒了多少经验值,捡到了什么装备。每打一局对战,原来的战法有效不有效,要不要改变,立刻就清楚了。即使面对超级大 BOSS,一时打不过,玩家也知道,只要一路打怪升级,迟早能干掉他。在游戏的世界里,我们有确定的成长阶梯,有清晰的成功指南,亦有丰富的反馈告诉我们该如何调整策略。这正是游戏最本质的所在,提供一种存在即时反馈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回归到潜藏在基因里的那个原始祖先生活的时代。

可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啊!

哪怕是学生时代的高考,都是一个历时十年的长跑竞赛。在抵达终点前,我们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进阶明细表告诉学生每一次努力的结果。学生不知道这一堂课上好能兑换成多少的考试分数,那一本习题集做完又能最终贡献多少分数值。没有即时的反馈告诉学生每一次努力的意义,那还不如玩一局能立刻攒积分的游戏呢?至少能拿积分到朋友圈里炫耀。

人生的事业当中,努力的不确定性就更多了。一次加班工作,领导知道不知道都不一定,更别说转化成升职加薪的砝码。创业中的艰苦奋斗,说不定就因为走错方向而尽归失败。在漫长的努力过程中,有多少挫折,多少付诸全力却一无所获的挫败等着我们。

人生没有进度条,我们不知道坚持多久就能成功,也不知道每一次努力完成了百分之几。奋斗的意义被消解在茫茫不知去向的犹疑和彷徨情绪中,令人痛苦不忍承受。

所以,当习惯了游戏的反馈机制的玩家,再面对这个多变的,冷漠的,钝感的现实世界时,又如何有足够的恒心坚持奋斗呢?

这恐怕才是沉迷游戏的真正可怕之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