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华为拍月”为何会引发持久争议? | 钛度热评

04-21 IT文章

“华为拍月”为何会引发持久争议? | 钛度热评

【钛度热评】是钛媒体(微信ID:taimeiti)针对当前热门事件的独家评论。

小米9发布会上的雷军不会想到,由他率先发起的“拍月亮竞赛”,在一个多月后,就被华为P30的50倍超长变焦“拉下了马”。

而华为P30发布会上的余承东也没想到,作为吸睛亮点的长焦拍月亮,竟然会引发一场绵延至今的“P月”之争。

短短几天数次反转,不仅成了自媒体专业程度的“试金石”,更在持续讨论中动摇了“P图”的含义,甚至引发了对于“手机拍照真实性”的深层次探讨。

“华为拍月”为何会引发持久争议? | 钛度热评

疑似华为P30 Pro样张(图片来源余承东微博)

4月13日,知名评测媒体爱否科技主笔王跃琨发微博质疑华为P30 Pro拍月亮“好像是P上去的”,还称“当‘月亮上’的纹理不是环形坑、而是其他东西(比如内裤)时,手机也会给它处理成环形坑的样子。”

这一质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自媒体纷纷围绕“华为P30 Pro有没有P月”展开各种测试并科普“算法优化”与“P图”的区别,用实际结果去“打脸” 王跃琨“P上去的”的说法不负责任。

“华为拍月”为何会引发持久争议? | 钛度热评

在舆论压力之下,4月16日,爱否科技发布声明王跃琨因为测试不严谨,误导用户煽动情绪而被开除。随着“质疑者”的被处置,似乎这场风波即将告一段落。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知乎、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仍在继续发酵。在知乎《如何看待爱否科技的王跃琨称华为 P30 Pro 拍的月亮是 PS 的?》问题下,用户“小城”的一篇回答被顶到了最前面。

他通过三轮更加严谨的实验:即将月亮照片做高斯模糊处理,将月亮图片做修改、添加、删除、翻转细节等操作,用P30 Pro拍照并触发了“P月模式”,发现照片不仅还原了模糊照片中看不见的细节,还把修改过的细节还原成了未修改的初始图案,证实了华为拍月亮能添加硬件拍不出的细节。

虽然这个回答随即引来了种种质疑,然而在一一答疑解惑之后,用户小城的结论至今仍然站住了脚。

这个回答也获得了知乎官方的推荐,被知乎日报收录,并被知乎的微博账号转载。因为这篇“实锤”,舆论似乎再一次反转,有人形象地将华为拍月比喻为:好比本来1.0视力的人非要说有1.1,其实是事先背了视力表。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并非传统的“P图”,而是被模糊或修改过的照片误导下的机器训练所犯的错误。

针对这一出围绕拍月的“罗生门”,始终未公开表态的余承东可能会有点“懵”。他可能想不明白,算法优化在手机拍照上的应用早已司空见惯,无论是HDR、场景识别还是背景虚化、人像模式等技术,背后都是算法的功劳。

更不用说“不P图不发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交共识,国产手机的前置美颜已经深入人心,为何P30 Pro拍摄月亮时的算法优化会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人指出,华为在以拍月亮作为宣传卖点的时候,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超长变焦与算法优化各自的角色,虽然华为长焦拍摄能力在普通模式时已经超过其他厂商。但是在宣传中却有误导用户的嫌疑,让人们误以为拍月亮时的“细节毕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长焦拍摄场景,实际上却是针对月亮专门训练优化的。

实际上,华为之所以深陷此次风波,也是为了突破手机拍摄的硬件限制,领先业界采用了更为激进的算法策略,在将手机摄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同时,也率先触碰到了手机摄影“真实性”的边界。

华为对于算法激进性“倚重“的一个明显例证,就是为了达到“夜视仪”级别的超级夜景拍摄,P30抛弃了传统的RGGB CMOS 传感器,率先采用了RYYB CMOS 传感器,从而一举将进光量提升了40%。

然而,根据知乎用户“字节君”引用的RYYB 专利注册者 APtina的说法,RYYB滤光阵列在大幅提升弱光表现的同时,却也会带来更多的色散伪像与像素间串扰。从而大幅提高了色彩校准的难度。据估算,RYYB算法优化的工作量将会是RGGB的10倍以上。

虽然华为未来有能力消除这样的“副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外媒评测与用户使用中,还是出现了日间成像下白平衡“翻车”的现象。

相机评测网站DXOMARK虽然给P30 Pro打出了112分的高分,但也同时提到:在色彩方面,测试人员发现在所有光线水平下,图像的饱和度都略低;在高光和室内图像里也观察到蓝天中出现不自然的青色和其他色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3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