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与十年:用动态的眼光看中国和世界
文/宁南山
来源: 宁南山
这篇文章,说两件事情
1:三年的变化
2016年开始,我在网上发表文章,到现在已经差不多3年的时间了。
最初的原因,是发现云集了985, 211高校学生,经常刚下飞机就受到邀请开始答题的知乎,上面竟然有这么多错误的内容。
尤其是涉及到日本的内容,感觉知乎上有一个庞大的群体,
举个例子,一说民航客机,必然就会有人提日本东丽公司的碳纤维,用在了波音飞机上面,东丽的碳纤维大量供货,这个倒是没有错。
但是后面就逐渐推导出美国的民航客机制造依赖日本的零部件,甚至还说没有了日本生产的零部件,美国就造不出飞机,导弹,好像没了日本,美国的先进工业就全部瘫痪了。
而实际是什么样呢?
日本在全球航空工业中的地位是远远不如欧美的,并且我认为现在也不如中国。
我们看下中美日三国民航客机的一级供应商就可以了。
我们先看波音公司的,2017年波音的获得了Boeing Performance Excellence Award的供应商,其中Gold supplier有72家获得提名,有68家来自美国本土,只有4家来自美国以外,实际上来自中国深圳的一家gold supplier 也是美国公司,是安费诺深圳。
http://www.boeingsuppliers.com/2017_BPEA_external_01.pdf
如下图,列表里面基本都是美国本土的公司。
作为美国人看家本领之一的全球空中和太空优势,是不会依赖外国的技术形成的。这也是美军驻扎在日本各地,而不是日军驻扎在美国各地的原因之一。
在2019年的今天,
我们再看日本正在研发的MRJ支线民航客机的供应商名单,总共27家一级制造供应商。
MRJ本来是计划2013年交付,不过现在延后到了2020年。
http://www.flythemrj.com/support/
这27家制造类的一级供应商,它们是:
欧洲: 空中客车-直升机,法国DAHER,法国Falgayras,法国圣戈班,法国卓达宇航,
美国:AVTECHTYEE,Esterline,美国LMI 航空航天,美国parker 航空航天,美国PPG 航空航天,美国普惠,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美国Teledyne控制,美国Spirit 航空系统,美国联合技术航空,美国霍尼韦尔
日本:日本小系制作所,日本美蓓亚,日本三菱重工,日本纳博特斯克,日本岛津制作所,住友精密,龙村美术织物
英国:GKN航空,英国Senior Aerospace BWT,英国Ultra 电控。
其他1家:台湾汉翔工业。
27家一级制造供应商里面, 美国11家,日本7家,法国4家,英国3家,另外欧盟(空客),台湾各1家。
那么日本本土的供应商都制造了什么东西呢?
一个是小系制作所的舱内照明系统,
一个是龙村美术织物的客舱窗帘,地毯
这两个技术含量稍微低一点,我们看下技术含量高一点的,
起落架是日本住友精密制造,岛津制作所提供了飞机上的齿轮,
纳博特斯克制造了飞机机翼翼面的驱控系统,这个也好理解,飞机的机翼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分为副翼,襟翼,扰流板等等,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操作来控制。
日本三菱重工负责飞机机体的制造。
日本的美蓓亚负责机体构造和操控系统轴承
其他的核心系统均从欧美进口,
例如发动机是美国普惠的,
飞机的飞控计算机和飞控系统是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的,
飞机的液压系统,也就是整个飞机的动力神经是美国parker航空的
燃油系统是法国卓达宇航的。
驾驶员的控制面板来自美国Esterline
用下面这个图可能会看的更清楚:
实际上,一些看起来似乎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日本也需要从欧美进口,例如MRJ的舱门来自欧洲空客公司,而舱门的控制器来自英国Ultra电控。
再例如起落架是日本住友精密自研,但是控制单元也是来自英国ultra电控。
即使是日本本土研发制造的MRJ飞机,27家一级供应商里面有20家来自国外,除了台湾的一家外,其他19家都来自欧美。
我们对比下中国商飞在试飞中的C919的一级供应商名单:
http://www.comac.cc/main/gys/
39家一级供应商里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