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大城市,年轻人该选哪里安顿自己?
是什么让年轻人决定在哪里生活。
来源 | DT财经(ID:DTcaijing)
编辑 | 唐也钦
数据 | 王君奕、罗钰婧、李飞
设计 | 邹磊、赵芸
顾问 | 李晶、赵亮
头图来源 | 东方IC
当年轻人几乎跟“创新”和“未来”成为同义词,如何吸引并留住他们成为热门议题。城市在这件事上做了很多努力,加码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创新企业、翻新城市形象……期待某一个条件能真正打动年轻人。
哪些城市聚集了更多好感要素?
DT君希望可以站在择城当事人的视角,来评估一座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所以,“是什么让年轻人决定在哪里生活”是更关键的问题。
多伦多大学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做过类似的调研,并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分享了结果,创意人士大多选择具有多样性、包容性以及容易接受新思想的地方,工作、生活方式、社交活动、多样性、真实性等是决定去哪儿的基本因素。
这给DT君带来启发,年轻人并不会通过翻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决定去哪个城市,比起各项经济指标,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包容便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和娱乐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看起来不硬核的因素,反而是影响决定的关键。
基于这样的认知,DT财经·城数发布了《2019中国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报告》,寻找那些更适合年轻人的城市。这里用青和力来指代一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由城市鲜活指数、城市文化指数、个人成长指数和城市发展指数共同构成。
综合考虑了城市规模、区域影响力、经济活跃度等因素后,DT君将35个城市纳入本次测评,最终,青和力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如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南京、苏州、重庆、天津、西安、宁波、青岛、长沙。
青和力指标的构建
对年轻人更友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用城市鲜活指数来评估一座城市新生活方式的发展程度。跟自己同步到家的新鲜蔬果和美食,街头巷尾的便利店和超市,并不难找到的健身房,一起流汗的同伴……这些贴近年轻生活方式的细枝末节,往往更能打动人。城市的鲜活指数更高,除了表明年轻人更容易过上尽可能便捷的生活,还意味着当地政策与环境对新事物的接收度更高、新商业力量的渗透意愿更强——这是未来持续创新的保障。
除了大家熟悉的便利店/商超,盒区房覆盖率、外卖指数等也成为年轻人考察城市生活便利度的新关键指标,它们共同形成了鲜活指数下的生活便利指数。此外,我们还通过比较城市居民对线上生鲜的购买丰富度形成尝鲜丰富指数,通过比较运动场所数量和线上健康食品消费形成健康生活指数——便捷、开放、健康,这是我们定义鲜活城市的三个关键词。
城市文化指数的逻辑在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充满创意的年轻人对于文艺活动“趣事”有着更高的偏好,它们为生活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从城市管理者的视角来说,繁荣的文化艺术氛围有益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对个人而言,这意味着可以把时间“浪费”在让自己快乐的事上,还有更多机会遇到志趣相投的同类群体。这里的城市文化指数由文化设施指数、文娱活动指数和文化消费指数共同构成,分别代表着城市文化艺术生态中的承载基础、活动内容与群体热情。
青和力除了从新的视角对城市新生活方式、商业力量与文娱氛围进行度量,也保留了对个人成长前景和城市发展情况等硬实力的考察。
个人成长指数用以衡量年轻人在城市中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个更硬核的指标。工作机会指数主要考量一座城市能提供的职位数量,这里我们综合了线上招聘平台与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的数量。在比较常规的“这里提供更多工作选择”之外,我们还考虑到城市人所营造的成长氛围,不断往前的河流才能将身处其中的鱼更快送到出海口。自我提升指数比较了各城市的培训机构,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持续学习的需求量;而自我关爱指数衡量了与自律和管理挂钩的运动与美容线上消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