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05-02 IT文章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溪村俯瞰)

4月29日,蓝血研究一行10人如约来到华为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基地。

华为这个新办公基地,叫溪流背坡村。咔嚓以为,这个地方原来就有这么一个村,“村名”是原生地名。陪同我们的婷婷美女说,内部曾想用“欧洲小镇”直接命名,但任总认为不接地气,后来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还正儿巴经地向政府申请了命名。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地名太长,华为人习惯简称为“溪村”。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这算溪村的村徽嘛?)

溪村,依松山湖的自然地型,分别建造了牛津、温德米尔、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克伦诺夫等十二个小镇。占地1900亩,投资达100多亿人民币。

2018年7月2日,华为第一批研发员工入驻巴黎区,目前已有1万多研发人员在溪村办公。建成后可容纳人数2.5万人。

这12个小镇由区哐当哐的瑞士小火车相连,由于还有一些小镇仍在建设中,目前小火车只开通了小环线,巴黎站为首发站,然后依次是,维罗纳站—克伦诺夫站—弗里堡站—勃艮第站—海德尔堡站—博洛尼亚站,再回到巴黎站。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巴黎站站台)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古色古香的车厢内景)

行走在溪村,一步一景,恍若梦境。不过由于对欧洲建筑并不了解,只能走马观花,热闹有余,赏析不足。为弥补遗憾,回来补课,借此文将华为的欧洲小镇与原型做一对比(已使用部分)。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巴黎区

雍容华贵宫廷气场

巴黎区,借鉴的是巴黎国际大学城富丽堂皇的建筑特色,华丽的装饰,极富特色的法式凸窗,米黄的莱姆石,彰显法式的雅致和考究。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溪村巴黎区主楼)

巴黎国际大学城,被喻为留学生的“小联合国”,是由法国政治人物安德烈·奥拿拉和法国工业大亨埃米尔·德奇·德拉默尔特创建,汇集了不同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宿舍楼。1925年开始,法国巴黎国际大学城陆续启用美国馆、日本馆等,如今,已有超过40个国家在大学城内出资修建了以自己国家命名的建筑。大学城面积之大,在中国留学生中流传着一句玩笑话:“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住在摩洛哥楼(最东),而我住在东南亚楼(最西)”。

建于1925年的德奇·德拉默尔特楼最为壮观,是一个由七栋楼组成的楼体群,以创办者之一法国工业大亨埃米尔·德奇·德拉默尔特名字命名,是大学城的第一座建筑。七栋楼环绕而建,形成一个单独的院落,其中包括居里夫人楼和巴斯德楼。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巴黎国际大学城主楼正面)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巴黎国际大学城主楼背面)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维罗纳区

曲水流觞怡然自若

维罗纳区,以维罗纳中世纪的古城为原型,将景观水路还原到街区内,结合独树一帜的古塔、壮美的广场、曲径通幽的石街,打造的是尺度宜人的街巷风情。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溪村维罗纳远眺)

华为溪村:与世界共生

(溪村维罗纳广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