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Pony再发车

05-02 IT文章

Pony再发车

Pony再发车

撰文 /   李依蔓 石榴姐

编辑 /   王晓玲

几年时间烧掉几百亿后,出行领域的战争仍然未至终局,这一次下场的是腾讯。

4月30日,有媒体报道,自2019年1月29日以来,腾讯连续申请了腾讯打车、腾讯出行、腾讯乘车码、腾讯乘车卡、乘车快报等多个商标。AI财经社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大多数商标目前正处于等待受理状态,无法查询详细信息。


但从“腾讯出行”的服务范围中,不难窥得一丝端倪:既有GPS导航服务、提供道路交通信息、定制行车路线指引等传统的在线地图服务,也有“通过在线应用替他人安排客运服务”和“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出租车预订服务”。

就在不久前,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控股的南京网典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了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 30%,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广汽集团移动出行项目组组长蒋华。而广汽旗下一款名为“如祺出行”的网约车App已经处于内测阶段,如祺出行由广汽集团与腾讯、广州公交集团以及其他投资者共同发起,投资额10亿元,预计将在今年6月上线。如祺出行的诞生,被媒体评价为腾讯正在筹谋的“下一个滴滴”。

这成为腾讯重返大出行战场的强烈信号,移动出行市场即将“变天”?

01

巨头闯入战场

腾讯打车这张新面孔刚刚露面,就像在刚平静不久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移动出行市场波澜顿生。

对于最近注册腾讯打车商标,腾讯方面回应AI财经社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而业内人士猜测,腾讯有很大概率采取与美团、高德类似的聚合平台模式。此外的另一方式就是自己重头开始做网约车。

互联网平台自己做网约车难以避免的套路,是在初期不计成本地补贴用户,通过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快速打开市场,并最终形成垄断地位,利用规模效益获取利润。

这是腾讯驾轻就熟的To C互联网项目模式,也是当年将滴滴送上移动出行王座的“大杀器”。对于腾讯而言,想在滴滴一家独大、市场格局已相对稳固的网约车市场撬开一道裂缝,只需要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Pony再发车


来源/图虫创意


烧钱换市场的效果早已经得到验证,出行领域过去几年也一直没有真正平静。2012年底到2014年初的第一轮补贴大战中,为了鼓励乘客用微信支付,滴滴自己补贴给每个用户5元,仅两周时间就让订单量涨了50倍。当时,站在滴滴和快的背后的腾讯和阿里,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

2015年3月,美国出行巨头Uber闯入中国市场,再次打起了价格战,半年烧掉15亿美元,迅速与滴滴形成分庭抗礼之势。随着背后资本逐渐失去耐心,Uber黯然退出中国,将大好市场拱手让人。

2019年春天,偃旗息鼓已久的网约车补贴大战战火重燃。而滴滴的对手,从过去的快的、易到、摇摇招车、Uber变成了今天的高德、美团、哈啰和腾讯,体量更大,实力更强。

去年10月,阿里系的哈啰出行将业务线从共享单车扩展至网约车,业务覆盖上海、成都、南京三地,新平台还将接入出行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多平台,正式从单一业务向多元化迈进。今年4月,哈啰顺风车拿出5亿元建立“顺风绿色出行基金”,并将在五一期间针对车主、乘客开展补贴活动。4月30日至5月4日,哈啰顺风车将对车主免收平台服务费,小长假期间体验顺风车的乘客可享受最低5折优惠。


Pony再发车



自营网约车业务的关键在于烧钱。不过简单粗暴的补贴大战,并非腾讯布局网约车业务的唯一选择。

随着各地网约车新政不断落地,对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美团等新玩家获得运营牌照的难度加大。就在不久前的4月26日,美团打车宣布将在上海、南京上线“聚合模式”,通过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多家服务商,用户可以在美团一键呼叫多个不同平台的车辆,享受到不同品类的打车服务。未来,美团将在更多城市尝试平台模式。

去年7月,高德地图以聚合平台的模式上线打车业务,到12月已接入九大网约车平台。艾瑞的APP月活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今,高德的月活跃指数一直在稳步上升,其网约车用户也在不断增加。支付宝方面此前披露,高德打车小程序累计用户数达到4500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