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四五线:阿里、京东、拼多多的进击与防守
电商下沉市场新老巨头攻防战已经打响。如美团创始人王兴所言,接下来的几年,“应该会很精彩”。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程璐
编辑|齐介仑
头图摄影|王超
“相同的商品,相同的低价,我在拼多多上卖得确实比淘宝好。”
从1999年年底和朋友在广东顺德投资创业做空调扇生产,46岁的胡毅在这个行当已摸爬滚打近10年。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家电行业,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小品牌实现突围,至少能够每年多卖出几千台,他尝试过线上线下无数销售路径,说来也是一把辛酸泪。直到去年8月,他在淘宝、京东之外发现了拼多多,收获了意外之喜。
入驻拼多多之后,胡毅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更为基层地区扑面而来的生猛的消费动力,用他的话说,“这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这里规则简单,操作便捷,用户更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品牌,他们对价格极为敏感,“价格越低,点击越高”。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甫一亮相,便如同一条鲶鱼,搅动了电商行业的平静,甚至改变了传统电商巨头既有的下沉战略。正是在线上流量红利见顶、阿里京东二分天下几成定局的背景下,拼多多利用低价爆款的拼团模式,硬生生闯出一条新路,奇袭成功,并于2018年7月登陆纳斯达克。
重心虽然转移到了拼多多,但胡毅并未因此放弃淘宝、京东这两大阵地,尤其是淘宝、京东在早前业务基础上,也陆续加码拼购功能之后。不仅如此,胡毅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近日,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入驻旗下苏宁拼购。
以拼购为名,各平台对优势商铺的争夺也在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95亿,其中北上广深约8000万人。这4个一线城市,凭借着0.33%的领土面积、不足5%的人口规模,一度创造了整个国家近1/8的GDP。也正因此,北上广深加上杭州、南京、青岛等“新一线”城市,被认为代表了当前中国的经济基本面。
但正如胡毅所感受到的,在上述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之外,中国还有十几亿人分布在近300个地级市、近3000个县城、4万多个乡镇、近70万个行政村,这里蕴含着无比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
据艾媒咨询数据,2018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已达42.7%,预计到2020年中国拼购电商用户规模或将由2018年的3.32亿人增至4.74亿人。
咨询公司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相比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地区仍存在亿级潜在增量空间,且下沉区域用户使用行为更深,能贡献更多的时长增量。
来源:QuestMobile
拼多多之后,传统电商巨头正在奋起直追。目前,京东、苏宁基于拼购业务,分别推出了独立的APP,淘宝则上线了特卖区、“淘宝特价版”APP,并整合了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价三大平台,其他电商入局者或在观望或已整装待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下沉之战已经打响。
逃离淘宝?
陈郁是一家国际知名情趣用品品牌负责人,最近他颇为苦恼。
“我们有一个授权经销商,想在拼多多上开官方旗舰店,天猫的人找到他,说得非常直接:‘你如果在拼多多上开店,就不能在我们这开了’。”陈郁向《中国企业家》记者透露,“选边站”、“二选一”已愈演愈烈。
陈郁所在的品牌,此前曾做过一项有关情趣用品的市场调研。他们发现,相较其他平台,在拼多多下单购买情趣用品的消费者当中,中老年人及低学历人群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是早前传统情趣用品市场常常忽略的群体,而这一群体,规模庞大,需求旺盛。
一方是深具潜力的拼多多,一方是驻扎多时的阿里系平台,到底如何选择?
陈郁称,如果入驻品牌和所属企业的实力足够强,能够带动GMV,平台不会轻易得罪,只有在面对中小企业时,淘宝及天猫才会搬出这样强硬的要求。
“这样一来,经销商就得权衡一下了:目前在天猫上一年能销售几千万元,拼多多还远远达不到,那么,要不要冒这个险?”
最终,该经销商退而求其次,将规划中的拼多多旗舰店改成了专卖店。
陈郁表示,虽然商品一样,但消费者可能会有心理认同上的差别,认为旗舰店才是独一无二的官方店。
不过,在同业竞争与流量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下,一批中小商家正在从淘宝向拼多多迁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