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瓜子二手车动了谁的奶酪?员工遭遇腐蚀拉拢

05-15 IT文章

最近,二手车行业颇不宁静。

5月13日,瓜子二手车发布大安全计划,并在同时曝光一起涉嫌诈骗事件,公告称,个别线下车商向瓜子反映,北京销售人员高某某私自收取购车款项,金额巨大,已无法与该销售人员取得联系。

这些车商在未与瓜子签订二手车买卖和居间服务合同的情况下,被高某某以虚构的合同和远低于市场的车辆价格欺骗,进而通过向个人银行账户转账等方式付款到高某某指定的私人账户。瓜子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目前初步认定涉案金额超过数百万。

让人费解的是,至今涉事的个别车商仍然不予配合,且采取了围堵瓜子线下店、骚扰消费者等过激方式,并提出希望瓜子予以赔偿的诉求。瓜子方面表示,该案件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将进展依法告知公众。

细细分析之后,你会发现,瓜子二手车自爆“家丑”其中暴露的不止是内部员工贪腐,更有传统二手车与互联网二手平台的暗暗角力。

null



【瓜子员工贪腐案背后的三点疑点】

从高某某处购车的是几家二手车商。作为行内人,他们应该深知《二手车交易规范》中第二条规定:“二手车易应遵循诚实、守信、公平、公开原则,严禁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弄虚作假、恶意串通、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第七条规定:二手车交易应当签订合同,明确相应责任和义务”。

本案第一个疑点是,汽车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均价,车商明知“天上不会白白掉馅饼”却依然只身犯险,面对如此低价,购车方竟然丝毫不生疑,坦然受之。

第二个疑点,车商不是把车款打给瓜子平台,而是打给高某某的私人账户,这显然不符合常识。

不妨举个例子,与二手车类似高标的二手房产领域,人们可能会讨厌房产中介的骚扰电话营销和高昂的中介费,但绝对没人会跟中介人员私下签订合同,更不会把房款打给具体某个中介个人,而是跟类似链家或者我爱我家的大中介签合同。因为一旦遇到一房多卖时,受伤的一定是买房者,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第三个疑问是,瓜子二手车的业务是C2C直卖模式,连接的是二手车的卖家和买家,跟线下的二手车商没一毛钱关系,车商为何在二手车平台进车?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与内部员工私下勾结,签订如此反常合同的背后,说白了就是线下车商为了获取优质低价的车源。其结果是,员工得好处,车商得低价车,最终受害者是作为平台方的瓜子二手车。官方统计瓜子方面损失已达数百万之多,也印证这一结论。

【传统二手车乱象丛生,内外交困交易萎缩】

二手商品的尤其是房、车之类的大宗商品交易的水很深。房产有显著的地区属性,新房或者附近小区的类似房源做对比,二手房价格相对透明;但二手车,涉及到汽车的折旧、损耗的判断,有时候连专家都会看走眼,足见其中的水很深。

天天315节目就曾曝光过二手车“调低里程表”的潜规则:销售员推荐的一辆只行驶6万公里、从未过户的宝马汽车,实际已经过户三次,至少行驶了15万公里。买卖双方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加之商家明目张胆地“调表”欺骗,足见传统二手车乱象严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购买者望而却步,交易萎缩。

传统二手车商还遭遇到来自互联网新势力和新模式的挤压。

null



比如,近些年崛起的瓜子二手车平台会严选个人二手车车源,保证最佳车况;专业检测团队,严格检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流程省去中间环节,无车商加价,无交易差价,让利给消费者。现在瓜子二手车成为国内二手车平台里,第一梯队实力玩家。

当线下二手车商,同时遭遇线下市场萎缩和线上实力对手的竞争时,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泥潭。上文里,车商勾结拉拢线上平台员工的意图就不难理解了:线下店通过拉拢腐蚀瓜子二手车销售员工,可以获得低价优质车源;同时,车闹们线下围堵和骚扰瓜子的线下店,无非是希望抹黑线上平台,为线下店求得一丝生存空间。

互联网行业在与传统行业的竞争、融合过程中,动了后者的奶酪,碰撞不可避免。传统企业频频通过腐化、串通互联网公司内部员工进行违规操作、违法获利的问题,不再是互联网企业单方面的问题,已发展为社会问题和商业伦理问题了。

【对舞弊零容忍,瓜子内外两手一起抓】

对待内外勾结的腐败案,自然是内外两手一起抓,一起治理才最为有效。在这点上,我还是很佩服瓜子的执行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