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董事长梁华:愿意跟运营所在地政府签订设备无后门、无间谍协议
钛媒体注:华为董事长梁华日前在伦敦接受Bloomberg、CNN、卫报、路透、每日电讯报、新闻联合社等媒体采访。基于美国对华为的一系列动作,英媒对华为在英国的网络安全、5G部署等问题颇为关注。
网络安全方面,梁华透露,华为是在英国网络安全方面被审查、被评估得最多的一家公司,英国运营商在购买华为产品时会进行严格的测试。同时他表示,网络安全不能是针对某一个供应商或是某一家公司,应是整个行业或者全世界都应该关注解决的问题。
梁华在回应5G部署时表示,大家可能把5G的作用夸大了,所以才使得华为在英国也处于争议的中心。他介绍,华为全球一季度运营商业务增长超过10%,华为在5G领域中已有40多个商业合同,部署超过10万个5G基站,其中在这40多个商用合同中,大概有25个来自于欧洲、10个来自于中东、6个来自于亚太。
同时,梁华认为,即使在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华为对业务发展仍然很有信心,并且公司一切运行正常。从未来业务发展来看,5G现在备受关注,各个国家也把5G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
另外,梁华向外媒重申了“华为宁可关闭公司,也不收集情报、不装后门的决心”,表示可以向运营所在国家提出,愿意跟政府(包括英国政府)签订华为设备无后门、无间谍的协议。
以下为全文实录,转载自公众号“蓝血研究”:
呼吁全球一起建立更高的网络安全统一标准
1、《卫报》记者:最近英国发生了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事情,内阁有官员因此而辞职。您对于华为在英国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长期处在争议中心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看法?
梁华:华为并不想处于争议当中。华为已在英国运营了18年,帮助英国建设固定网络、移动网络,为什么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向下一代网络时,大家可能把5G的作用夸大了。
网络安全是面向未来数字世界、智能世界非常重要的基础要素,因此大家把网络安全问题提出来了。
网络安全应该是一个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来解决。在网络安全上,英国政府、监管机构、运营商建立了非常好的风险管控机制,特别在提高网络韧性上有了非常好的实践。比如在选择供应商流程、建立网络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实践,已经能够比较好地为大众提供服务。
网络安全不能是针对某一个供应商或是某一家公司,应是整个行业或者全世界都应该关注解决的问题。应该全球一起合作从技术手段上、从保障措施上,共同思考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在过去很多年,华为跟NCSC(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可以说,华为是在英国网络安全方面被审查、被评估得最多的一家公司。华为产品进入英国市场前进行“白盒测试”。英国运营商在购买华为整个产品、设备、网络解决方案之前,都进行了严格测试。我认为,英国这一套机制是有效的。
基于风险管理、基于网络安全标准的要求,英国已建立起了这样一套机制。对于网络安全,我们也呼吁全球一起建立更高的网络安全标准,所有设备提供商、运营商应遵循这套标准,从而为大众提供有效、安全的网络,共同构建可信任的网络空间环境。
2、《彭博社》记者:GCHQ(英国政府通信部)指出华为编程能力很弱,且在现网的运营商网络中华为提供的产品设备有很多漏洞,请问华为的编程能力是不是像GCHQ说的那么差、那么弱?如果是的话华为采取什么方式改善它们?
梁华:我们与NCSC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合作,双方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华为是完全透明开放的。1998年,华为启动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变革,建立起一套产品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管理机制。这套机制不但支撑了华为产品开发,也支撑了华为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内部对软件开发能力也在不断地审视和提高,同时请第三方公司对软件开发能力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我们连续六年请美国的CIGITAL对华为产品进行评估,12个评估项目中,我们有9项达到了业界最高级水平,华为整体软件开发能力在业界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最近OB报告中,NCSC对华为软件工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提到的问题,是面向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特别是在云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IoT等新业务场景给软件工程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正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公司决定花5年或者更长时间,投资20亿美金,甚至未来可能还会投入更多,构筑面向未来更加可信、高质量的软件工程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