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吸血简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半佛仙人(ID:banfoSB)
写下这篇文章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我知道这篇文章能有耐心读下来的人不多,因为很长,很硬。
这不符合娱乐至死年代的快餐文。
我也知道这篇文章可能也活不太久,我写过的团贷与P2P的消亡简史,很多人都看过,但没多久就消失了,因为得罪的利益方太多了。
但是我依旧想写,想告诉大家这段网上搜不到的套路贷历史。
这篇文章我并不在意多少人能全文读完,只想当有人搜索套路贷的时候,他可以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发生过这段充满着人性矛与盾争斗的历史。
这段历史不应被忘却,不然未来,只会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1
2007年,国内第一家网贷公司成立,开启了网贷的时代。
但那个时候同样也是国内线下贷款公司迅猛发展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银行还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信用卡和贷款准入门槛极高。
除了小部分特别优质的群体,大多数人都无法享受到大额的信用贷款。
但贷款是永恒的刚需,银行不借,自有民间资本。
这给了很多线下贷款公司机会,他们是国内最早一批玩儿套路贷的群体。
他们用月息3%到10%的利息在放贷,并且发明了使用服务费来做砍头息的玩法。
假使一笔50000元的贷款,服务费一般10到20个点,到手45000到40000元,然后按照50000元为基数算利息,等额本息还钱。
假使你借了1年期的50000元,到手只有40000元,一年下来,你可能要还10W元以上。
如果你不还,等待你的将是无止境的催收。
很多线下贷款公司,沿用了银行的风控政策,只是宽松一些。
所以多数时候借款人都是有稳定工作的体面人,他们最害怕贷款公司派人到单位和家里去闹,只能拼命凑钱还债,肥了催收。
那个时候,线下催收极为猖獗,由于这种贷款的金额高,利息高,所以往往也值得线下催收。
但在催收过程中,暴力,流血频频发生,这些都是带血的钱。
毕竟高利贷是人类最古老的生意之一。
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必然是血腥的。
2
2010年开始,消费分期开始兴起。
人们一夜之间发现手机,数码产品,乃至电瓶车,都可以分期了。
很多正规公司都推出了分期服务,主要针对的就是工厂打工的社会蓝领,他们有消费需求,也有信用,也有稳定收入(工厂工资),只不过银行不乐意放给他们款。
而在此时,另一种套路贷开始兴起,打着商品分期的名义做。
蓝领,就是他们的核心目标。
蓝领们多数从家乡来到城市打工,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看到的景象,消费欲望强烈,同时渴望融入城市。
于此同时,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对于费率的算法搞不清楚。
这种套路贷,针对的就是他们的消费欲望以及糊涂。
消费分期本质上是不给钱的,只是分期产品,然后每月还产品的钱。
给产品总不如给钱刺激,所以很多公司开始打着商品分期的名义在给现金,方法是先商品分期,然后低价回购商品,这里的低价就是贷款金额,而还款还是按照商品全款还。
这是一种变相的砍头息,高的可以做到50%砍头息,一台手机可以做几百人的生意。
而很多蓝领兄弟为了多一些现金消费,多一些灯红酒绿的日子,甘愿借这些钱。
银行不借给他们,大型信用贷款公司也不借给蓝领,所以他们只能被剥削着拿这些现金。
蓝领虽然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但是50%的砍头息依然是要命的,他们必然还不上。
在这个期间,飞单和接盘开始兴起,这些套路贷公司开始把他们飞单给其他套路贷,让他们去借别的公司的钱还自己,于是在一轮一轮的债权转换后,蓝领们背上了一辈子都还不上的贷款。
记得吗,那个年代线下催收还是非常流行的,很多换不上钱的蓝领最后总会遭遇一些奇怪的意外,这是真正的带血的印子钱。
虽然后面由于实在太过分,大量坏账用线下催收也催不回,大量套路贷公司跑路,但是飞单和接盘的玩法,流传了下来。
这两大玩法,是永远架在借款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3
2014年开始,针对蓝领的消费分期套路贷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高利贷舞台上怎么会缺少见钱眼开的舞者?
这一次被套路贷盯上的,是大学生。
大学生,实在是高利贷的优质群体。
大学生人傻,算不清高利贷的利息,并且对社会套路和身边人的防范心过低,天真。
大学生钱多,虽然自身生活费有限,但背后还有不会见死不救的父母,有钱。
大学生好推广,在需要搞定几个学生干部,在校园随时可以拉一批人推广,还可以以做兼职和实习名义搞。
大学生欲望大,正是血气方刚爱攀比虚荣心旺盛的年纪,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的好的,自己也想要。
大学生容易催收,因为年轻,要面子,所以一旦威胁告知学校老师同学,往往就会就范,另外很多学生对贷款本身也不够了解,容易被欺骗威胁。
这一切要素聚集,学生贷失控了。
在那个年代,每个大学校园里都是各家学生贷的广告,通知栏,寝室门,书桌,厕所,食堂,广告无处不在。
而最致命的广告,来自学生本身,很多学生成为了学生贷的校园推广大使。
这些人为了一些提成,拼了命的帮学生贷拉人头,不惜利用同学关系和道德绑架,甚至他们为了完成任务骗自己的同学资料来申请学生贷款。
我说过大学生脸皮薄,而且容易轻信同学,很多人都是被同学骗的。
甚至有一些学生专门骗身边人贷款下来自己花。
当时爆发了很多问题,恋人之间互相骗,学长骗学弟学妹,室友骗室友,为了钱,人人都可以是恶鬼。
而这些套路贷们,不仅用超出常人的利息收割学生,同时也在搞着别的把戏。
利滚利,砍头息,借新还旧,骗资料,假下款,推荐更多贷款机构,这些都是基础操作。
很多学生被催收逼的跳楼,很多家庭被利滚利的几十万拖垮,这些高利贷,该死。
而威逼利诱女学生去做一些特殊服务,更是案例不少。
在高利贷眼中,学生没钱不要紧,年轻的肉体,本身就是钱。
当时甚至有套路贷公司专门依靠套路来逼女学生下海,为当地夜总会提供货源,还能收一些服务费提成。
短暂的狂欢后,是监管的介入,各大高校禁止校园贷,学生贷公司更被严厉打击。
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又怎会轻易合上?
金钱面前,人已不是人。
4
2015年,学生贷短暂被遏制后,借条类产品又火了起来。
当时最活跃的产品是某某宝,他们搞地推,只要填写资料留下身份证信息,就直接现场发钱,并且拉人头还给钱。
很多人的绝密资料,为了去换回区区几十元,就卖了。
而且他们还拉来了更多的人,这批被卖掉的资料,后面不知道被用来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情。
地推配合互联网高利贷,无往不利。
虽然某某宝本身不做贷款,但其为放印子钱的高利贷们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借条的本质是一个平台,平台一边是出借人,一边是借款人。出借人可以自由设置结款条件,费率,借款人如果逾期后,平台还会提供催收服务。
发现了没有,这种无限制的产品天生就是为黑恶势力放高利贷而生的。
我说了,借款是永恒的刚需。
一时之间,那些因为学生贷撤退而债务崩溃的年轻人们,纷纷涌入各大借条类产品。
而这些放印子钱的借款人,玩出了新的花样。
除却标准的砍头息,利滚利,卖人头之外,他们开始搞一种叫做裸条的东西。
讲白了就是,想借钱,除了要付高额的砍头息和利息外,还要拍摄几张手持身份证的全裸照片或者视频。
出借人甚至会依据借款人的相貌来评估放贷额度。
这些年轻人用裸照换回来的钱,是多少?
最多也就2000块,到手800块,一个礼拜后还2500,不然全网公开裸照。
裸条在短时间兴起,也在短时间结束,公安大量抓捕这些放裸条的黑恶势力,裸条虽然转入地下,但很多玩法思路,在下一代产品中有所体现。
在金钱面前,人不是人。
5
2016年,互联网小额高利贷,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是流毒至今的产品,公安早已将其定性为黑恶势力。
那个时候的产品,叫现金贷,又叫发薪日贷(Payday Loa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