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腾讯员工自述:月薪没有达到7万,但收获不止薪水
腾讯昨晚(5月15日)发布了19年Q1财报。里面有数据说腾讯当下有5.46万雇员,总薪酬成本116.16亿元。结果今天就变成了全网都在说,“2019年第一季度,腾讯员工平均月薪7.09万元”。
这种用总数除以人数的”平均”算法,被很多腾讯在职员工笑称“被平均了”。企业的人力成本,除了工资,还有社保,公积金,员工福利等等,没准还包括了你办公室的零食饮料和夜宵呢。
另外,腾讯每年年终奖在1月以后发放,如年终奖的奖金包也被计入Q1,那这个被平均出来的7万,水分就更厉害了。大部分腾讯一线员工,是达不到7万这个数字的。
作为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腾讯的薪资在行业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工作这件事情,除了薪资所能带来的“饭碗感”之外,能够让一个人不断得到输入和提升的“成长感”,借着好平台和富资源做成一件大事儿的“成就感”,以及每天一起合作的同事都是专业敬业的人,都是福利的一部分。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猪队友”的人,对此会有更多感同身受吧。
1
腾讯6年涨薪经历:
转岗3次,收入有惊喜
很多年前,我加入腾讯之前,HR问我要多少薪水,我报了我在小报的薪水。HR笑了笑。后来OFFER下来的时候,给我的薪水是我自己要求的2倍。互联网公司比传统媒体薪酬带宽要高。大厂HR在招聘的时候,有严格的职业规范,并不会因为你要的少就套路你。
转行非常痛苦,因为你会频频出错。在业务群里会被批评,开始会委屈,后来时间久了,发现互联网节奏很快,没工夫玻璃心。业务群里的信息流刷得很快,老板只是就事论事,过了就算了。
奖金
工作做得好。会得名目繁多的各种奖。体现在收入上,就是公司会给你发钱。每个粗糙的奖牌和小红旗背后,都意味着年终奖和奖金包会多。起初连续好几年拿腾讯的五星员工(占比5%), 除了年终奖多了以外,发现次年加薪幅度也会提高。腾讯普调的加薪是8%-12%,但是幅度有起伏。我在腾讯期间,我的老板曾给我加过百分之大几十。(除了考核成绩不错外,可能也因为基数低)。
在腾讯的6年里,一共转了3次岗。分别对应了从运营,到渠道,再到产品类的工作。转岗机制很顺畅,两边leader走个邮件确认就好了,其余流程HR会帮助搞定。在这个过程里没见过HR真人,不需要繁琐的沟通和面谈。他们以一种陪伴的方式默默的在流程里帮助搞定一切。
转岗
转岗会耽误升职加薪。一般转岗的半年内不能申请晋级,熟悉新业务满一年以后可恢复申请。虽然转岗会影响收入,但是在这个过程里,个人收获的成长,其实是不能用单一标准衡量的。我的几次转岗大部分得到了老板的帮助,比如给你几个月的新手期从头熟悉业务。
当然,也有些团队不愿意给你时间学习。他们节奏快到忙不过来。或者是直接主管本身不太想要人力,迫于服从公司架构调整需要而接收的人力,这时候个人就要迅速适应。要么留要么走。
2
大厂leader:
互联网扁平化下的职场“教练员”
文化
互联网公司比较扁平化,也没什么酒文化。入职之后加班有点多,填写加班的时候不好意思写那么多,总觉得自己笨,不适应节奏导致了工作低效率。就自己偷偷往少了写。有次我的老板在RTX上留言给我说:你加班好像写错了,我又给你补了几个大夜班。
有天夜里我在工作群里认识了一个人。此前一句话都没说过,夜里干活卡壳,只有这个陌生人在线,硬起头皮去问。他远程帮助了我。两个月后我见到了真人。竟然是我老板的老板,管好多业务。但是自从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我就再也不敢跟他说话了。
信任
从上海转岗到北京之前,我才公司茶水间见到了一个穿红色企鹅拖鞋的人,后来就在他手下干活。有次我去南方出差,迟迟没能按照规定时间返程。我们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合作伙伴有些事情需要帮忙,我就又多留了几天。后来我问老板你为啥不催我?“将在外而军令有所不从”。
出差回来,发现为了应对那段时期连日的突发事件,我老板的工位底下,多了一个行军床。
成长
从内容向的工作,转向渠道和产品向的工作,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非常痛苦。
帮助我完成这些学习的,是后来的另一个老板。他在行业里很有名。但是跟他一起出差会被累死,他会把行程从早上八九点安排到夜里十一点。一天要见六七波儿合作伙伴。
每次跟合作伙伴开完会,回来的路上或者车上,他都会再重新梳理和复盘一下业务逻辑和谈判要点。这对菜鸟初期的我,帮助非常大。心怀感激但也不耽误吐槽:比如他很喜欢在公司的夜宵时间开会。那个点开会,谁都别想吃饭。我们背后叫他“夜总会”,一到夜里总开会。后来熟了就当面叫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5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