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05-20 IT文章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关注我,和600万差友一起玩转科技~

各位差友们,想必今天一起床刷手机,你就会被海思的新闻刷屏。

网友的讨论主要围绕着两个事情:

首先,华为被美国列入管制 「 实体名单 」 。

关于这个事情,华为已经作出回应了: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简单来说,这份实体名单就是个出口黑名单。

一旦一家企业上了这个名单,那就很难和美国企业做贸易了 -- 任何交易都要经过审查。

再瞅瞅眼下这个中美贸易关系,以及华为在美国面对的各种压力,华为基本就告别美国企业了。

另一件事儿,则是海思总裁给员工写了一封信。

差评君给大家行个方便,没有看到信的差友们可以看一看,看过的快速划过去就好啦⬇️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差评君今天要和聊的,就是这个隐忍十多年,从保密柜里拿出来临危受命的备胎 —— 海思。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1987 年,华为注册成立了,主营业务是交换机销售代理。

1990 年,华为开始自己研发交换机,并且开始考虑商用。

什么是交换机?

就是这玩意儿。。。简单的说就是电话通讯管理器。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公司成立了也就三年,总算从代理交换机过渡到自己做交换机。

那么你第四年会干啥?

还是个小老板的任正非搞起了集成电路!

1991 年,现任华为董事之一的徐文伟被任正非找来,做电路板和芯片设计。

现在提起华为的工作环境,不少人会说 「 加班 」 、 「 狼性文化 」 。。。

相信差评君,在那个年代背着贷款创业的华为,人人都在拿命加班。。。

而结果也是很喜人的:在同一年,也就是 1991 年,华为就拿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ASIC 芯片!

ASIC 芯片示意图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之所以要说华为早在 1991 年成立的芯片业务,是因为这就是海思芯片的前身。

2004 年 4 月,海思半导体作为华为集团下的子公司成立了。

海思的英文名 「 Hisilicon 」 其实寓意很简单,「 Hi 」 算是 「 Huawei 」 的首末字母缩写, 「 silicon 」就是硅元素的意思,众说周知,半导体离不开硅。

海思是一家无厂芯片设计公司,也就是说只管设计芯片和卖芯片,中间的生产过程交给代工厂。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在台积电之前,做半导体的厂商都是自己包设计,生产,运营。但如果自己设计自己生产,那么高成本的生产设备就显得有些浪费。

于是台积电专门搞起了晶圆代工 -- 只管接其他厂的设计,充分发挥产能。这个模块化的产业思路盘活了半导体行业,也让英特尔和 IBM 不再只手遮天,小厂也能搞创新,还不用被生产成本拖垮。

华为差不多就是那个时候入的行,当然现在没人敢说华为是「 小厂 」了。

但和当年作为华为的一个部门,捣鼓芯片时那股造车劲儿不同的是,海思更加推进消费者级别的芯片研发,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麒麟。

华为拿出了耗资百亿但雪藏10年的利器,硬扛美国政府禁令



这还只是因为大家比较关注手机行业。

实际上,海思在安防摄像头,机顶盒,电视机等设备的芯片上。。。听业内的说都挺厉害的,光是安防摄像头芯片,海思就吃掉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市场,就是业界第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