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05-22 IT文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郭华

如果历史是一条河,那么最近一百年便是它落差最大的地方,它在此陡然加速,用滔天巨浪冲出了大片平原,这些平原大大小小,看过去以信息文明最为宽广,而在这宽广之中,历经百年,又始终耸立着一个蓝色身影。

他就是IBM。

但我无意渲染他的伟大。

坐看云起

彭明盛在自己最得意的时候错过了云计算。

他是IBM史上任期最长的CEO,在硬件市场下滑的大趋势下临危受命,带领蓝色巨人转型。从结果上来看,他的任期几乎完美,在他离职的时候,IBM在保持营收规模的情况下完成了结构调整,硬件只占全部收入的17%,其余都是软件和服务。在他的领导下,IBM股价一路攀升,达到了215美金的历史顶峰。

他有个诀窍就是优化EPS。

道理很简单,EPS表示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也代表着企业对股东的回报。我们知道蓝筹股一般具有稳定的PE,也就是市盈率(股价/EPS),那么作为分母的EPS提高了,作为分子的股价自然也要水涨船高。

彭明盛曾经向华尔街做出过两次关于EPS的承诺。

第一次是2007年,他承诺IBM的EPS将在2010年从6美金涨到10美金,并于2009年提前兑现了这个承诺。

第二次是2010年,他承诺EPS将继续涨到2015年的15美金,并几乎在2013年提前完成。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图1 IBM营收与EPS,from equitybondtheory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图2 IBM股价,from YAHOO

EPS一路高歌,IBM也一路高歌,在2009年站上了全球最大IT企业的位置。

彭明盛当然功不可没。

但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人却让IBM错过了云计算。

2010年,在他野心勃勃的宣布第二次EPS计划的时候,有记者问到他关于云计算的看法,他说“企业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你不可能在云端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2011年,他更是直接嘲笑了AWS,表示“IBM一个订单就超过了亚马逊云计算的所有营收,仅仅一笔交易就胜过亚马逊的所有努力”。

很显然,他对云计算不屑一顾。

而且我们稍微拉长一下时间轴就能发现这并不意外。

视线移到90年代,当时的IBM,因盲目扩张而空前巨亏,三年亏了162亿,一时间大厦将倾。

风雨飘摇之中,外来人郭士纳走马上任。面对危机,他果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裁员、剥离低利润业务、并大幅投资软件和服务。这些措施药到病除,快速拯救了IBM,仅仅用了一年,IBM就扭亏为盈,大赚了30亿美金。

郭士纳曾说过,IBM最不需要的就是远见,IBM最需要的是为它的每个事业部制定一系列非常务实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和高度有效的战略——能够拓展市场和增加股东收益的战略。

这句话贯穿了郭士纳时代,也贯穿了彭明盛时代。

所以彭明盛不管是压缩成本,剥离低毛利资产,远离硬件,还是收购普华永道和莲花软件,走向软件和服务,其实都是顺着郭士纳的思路在继续向前。

从实践上看,这个思路非常成功,所以没理由否认自己,也没理由去跟风云计算。

毕竟IBM的股价如日中天。

但成也EPS,败也EPS。

在以EPS为纲思路下,所有高管的奖励都依赖其成本控制绩效,资本支出(CapEx)持续走低,于是整个集团在一味压缩成本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固步自封。然而,与此同时,IBM却在另一边大搞股票回购——市场上的股票少了,收益没变,每股收益EPS自然就提高了。

从两者的对比来看,IBM在回收股票上花的钱远远超过了资本支出,很像一个不务正业的股民。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图3 IBM股票回购与CapEx对比

于是IBM便在EPS的高歌猛进中错过了云计算。

云计算是高科技产业,更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造大楼,买机器,构建巨大的数据中心,这些实打实的投资谁也绕不过去,这种投资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便是资本支出。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所以后来很多人评价IBM的云计算策略就是“Talk big, invest little”,纯靠忽悠。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我们不妨看一下谷歌、Amazon、微软、IBM等在资本支出上的区别。

IBM 坐看云起,蓝色泛白

图4 谷歌、Amazon、微软、IBM与Oracle的CapEx,from platformonomics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