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BAT的广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财经(ID:rancaijing),作者:闫丽娇,编辑:赵力,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5月,BAT相继公布了2019年的首季财报,腾讯和百度的网络广告收入增速放缓。
今年一季度,腾讯总营收为855亿元,网络广告贡献了134亿元,贡献率为15.7%,同比增长25%,但环比下降21%,增速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
广告收入疲软的并非腾讯一家。百度以搜索起家,主要靠广告支撑大部分营收。今年一季度,百度总营收为241亿元,网络营收(即广告收入)为212亿元,就广告业务自身来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告收入仅上升2.8%,增速放缓。
如何客观看待网络广告疲态及BAT广告躺赢模式的失灵?
多位广告从业者对燃财经表示,财务数据只是一个切面,除此之外还需要将政策影响、成本等多个因素考虑在内。
数据和业内人士的感知证实,网络广告的整体增速的确在下滑。除了广告主群体构成在发生变化,也与占网络广告半壁江山的BAT流量红利消失相关。
一方面,BAT通过原有流量推动的业务增速在放缓;另一方面,BAT们获取流量的成本也在上升。财报显示,百度Q1的流量获取成本达32亿元,同比增长了41%。
显然,BAT此前拥有的流量已经开始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如果长时间没有新的业务拉动,这种趋势还将继续。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退,每家大厂获取流量的成本都会越来越高,不仅BAT,TMD亦然。这最终意味着,靠线上广告躺着挣钱的生意越来越难了。
大盘放缓,互金行业投放下滑明显
从广告份额的总盘来看,无论是全球广告市场还是中国广告市场都处于增长态势。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广告经营额为7991.48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5.88%。
一份中关村互动实验室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互联网广告总收入为3694.23亿元,同期增长24.2%。但由于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杠杆周期的影响,加上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广告市场整体增长较去年减缓了5.76%。
前两年,这一增幅,几乎都保持在30%左右。过去一年,仅从数据上看,反而是电视广告成为2018年中国广告业增长的主要动因之一。
回头看今年一季度的数据。2019年Q1互联网广告刊例收入下滑5.6%。但网络广告的下滑,首先要排除政策性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对燃财经表示,网络广告的下滑与过去两年几个产业大风口的增长放缓有关。据CTR数据显示,2019年Q1互联网广告花费前5名分别是金融、TI产品及服务(电商+游戏)、交通、商业服务及邮电通讯。一般而言,金融、游戏、教育、汽车和医疗等行业是互联网线上广告的大金主。
一位为BAT等大流量主提供长尾流量的第三方平台负责人对燃财经(ID:rancaijing)表示,在互联网行业近几年的几个大风口中,投放支出占最大比重的是互金。互金企业买流量,愿意为每个用户付出的成本甚至能达到上千元。
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互金行业也在经历整顿期。过去半年,温商贷、团贷网等四家金融平台被立案调查。据官方媒体报道,2018年6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已依法对380余个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网贷平台立案侦查,据不完全统计,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价值约百亿元。
早在2017年初,针对金融广告乱象,央行曾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加强金融领域广告行为管理,治理金融产品违法违规广告行为。
另外,由于受版号发放的影响,2018年游戏行业的增长也明显放缓。据《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8年游戏行业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339.6亿元,同比增长15.40%,相比2017年的41.70%差异明显。
另一方面,VC投资回归理性,风口赛道上的互联网企业主也相应减少。
在广告行业,不同的广告主的投放方式不同。例如五粮液、宝洁等传统行业对于数字广告的投放存在认知的时间差,他们更习惯传统渠道的投放,而O2O或出行等互联网行业更偏向线上广告投放。随着创业项目融资数量及融资额度的减少,很多企业营销预算收紧,这意味着互联网广告对于线上广告的投放也在相应降低。
马化腾曾在腾讯财报会议上谈到过宏观经济对广告收入的影响,他提到“广告收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特别在汽车、地产和互联网服务领域。互联网公司往往有很大规模,但没有盈利,大量O2O公司和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在此时选择了调整支出。”
流量购买成本走高,BAT广告增速放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