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鲠在喉!没有了ARM接下来麒麟芯片怎么办?
当地时间5 月22 日,BBC News 报道称,有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英国半导体IP 提供商ARM 将和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停止业务往来。ARM 指示员工不得向华为、海思或其他任何相关实体“提供支持,供应技术(软件、代码或其他更新)和进行技术讨论”。
ARM 在这份内部文件中,提到了公司的相关产品设计包含了“美国原产技术”(US origin technology),所以,ARM 的决定是遵从特朗普政府发布的贸易禁令的结果。
报道指出,虽然华为和海思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和生产现有的智能手机芯片,比如麒麟980(ARM 消息人士表示即将推出的麒麟985 估计不会受到影响),但却不能再向ARM 寻求相关帮助。
ARM 表示公司“遵守美国政府提出的所有最新规定”并拒绝进一步置评。华为发布声明称,“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也认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由于政治动机的决定而承受的压力。我们相信这一令人遗憾的局面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向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无法跨越的障碍
“ARM 是华为智能手机芯片设计的基础,所以,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 分析师Geoff Blaber 说。
据2017 软银世界大会数据,当前全球约99% 的智能手机都在使用ARM 的芯片架构。对具备芯片设计能力的手机厂商而言,ARM 始终是个都无法绕开的名字。苹果的A 系列、三星的Exynos、高通的骁龙系列和华为的麒麟芯片都是在ARM 架构(指令集)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前提是,ARM 将IP 授权给了这些厂商。Arm通常是收取一次性技术授权费用和版税提成。
换句话说,华为海思并不具备所有的芯片设计能力。海思属于“无工厂”(Fabless)模式的芯片厂商,从ARM 取得芯片设计蓝图,再进行设计,最后再让台积电等“代工厂”(Foundry)进行制造。有能力把握从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投向消费市场等所有环节的厂商,被称为“整合设计制造商”(IDM,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s),比如英特尔。
今年1 月,华为获得了ARM 指令集ARMv8 的永久授权,但授权只是限于这个型号的架构。如果ARM 和华为停止业务往来,华为未来的芯片设计就拿不到最新、最先进的ARM 架构授权。
BBC 的报道还提到,禁令似乎也适用于在去年4 月底投入运营的ARM 中国合资公司(ARM mini China),据悉,ARM拥有ARM中国49% 的股权。ARM中国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包括授权和版税。
双重困境
剧变已经开始。当地时间5 月20 日,先是Google 暂停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后有美国各大芯片制造商冻结与华为的供应协议。之后,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华为的禁令延迟90 天实施,禁令8 月中旬才会生效,理由是,华为及其商业伙伴需要时间升级软件以及处理一些合同义务问题。
虽然90 天属于“休战期”,但ARM的一名消息人士告诉BBC News,员工目前没有收到能和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再次合作的通知——甚至是临时合作。科技媒体The Verge 表示,目前尚不清楚ARM只是对美国商务部的禁令作出反应,还是直接停止和华为的业务往来。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同样给华为供货的半导体公司也会有所行动。目前,美光、Skyworks 和Qorvo 为华为的部分手机提供存储和网络组件。
另外,微软上周末从微软在线商店删除了华为笔记本电脑列表,甚至,人们无法在微软商店中搜索到华为的任何硬件设备。The Verge认为,90 天延期可能并不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Windows授权事宜。微软拒绝对多家媒体发表相关回应。
而微软旗下的开源社区Github 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这个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在官网赫然写着的“GitHub.com、GitHub Enterprise Server 以及您上传到任一产品的信息可能受美国出口管制法律的约束,包括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AR)。”挑起了人们紧张的神经。华为要面对的,是“软”和“硬”的双重困境。
双向突破
今年3 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余承东在接受德媒《世界报》的采访中表示:“华为确实已经准备了一套自研的操作系统,但这套系统是以防未来一旦不能使用Android 或Windows 等系统的Plan B,华为还是更愿意与谷歌和微软的生态系统合作。”5 月21 日晚间,余承东进一步透露华为自研系统最早今秋面市,他表示,华为的OS 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还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 应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