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景鲲:小度不急于商业化,但未来会尝试会员制
在百度,曾被陆奇提拔上来的景鲲近日又得到了晋升——
5月21日,百度宣布智能生活事业群总经理景鲲晋升为百度副总裁,并继续担任智能生活事业群组(SLG)总经理,全面负责小度助手与小度系列硬件的产品、研发、运营、销售和商务等工作,继续向李彦宏汇报。
2017年百度开发者大会上,陆奇曾经说景鲲是“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之一”,就在同年2月份,原度秘团队升级为度秘事业部,景鲲被任命为该事业部总经理。
景鲲是国内智能音箱圈的“关键先生”之一——他是微软小冰的打造者。进入百度之前,景鲲曾任微软首席研发总监,负责微软必应搜索在亚洲市场的研发工作。2014年,景鲲加入百度,于大搜索任总产品架构师,负责百度大搜整体产品的规划和落地。2016年,景鲲接手原度秘团队。
景鲲的晋升,应景了小度刚交出的成绩: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与Strategy Analytics分别发布的2019 Q1智能音箱市场报告显示,小度智能音箱的出货量达330万台,仅次于谷歌的350万台及亚马逊的460万台,是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市场第三。
李彦宏也曾在百度的Q1财报中给出这样的数据——3月份,使用百度移动应用的月活跃设备达11亿台;搭载小度助手的智能设备达2.75亿台,3月份语音交互次数达23.7亿次。
刚刚上任的景鲲今天(5月24日)接受了虎嗅在内的媒体采访,对之后的小度事业部的发展和智能音箱的竞争一些问题给出了他的答案。
一、商业化:未来会采取会员制
国内巨头们出品的智能音箱,走的都是平价亲民的路线,小度也一样,也因此,这块业务暂时还谈不上盈利,大家还在争相将自己的智能音箱铺向越来越多的家庭,智能音箱市场还处在抢占市场规模的阶段。
那么什么时候能赚钱,怎么赚?
景鲲表示,目前对小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用户体验和规模:“之前的互联网大的商业模式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规模基础上,百度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不是一个硬件公司,所以在硬件上目前我们主要的关注点就是在用户体验和规模。口碑越好,规模增长得越快,2018年初的时候我们想尝试第一方的硬件时胆子很大,百度都没有系统化、正规化的涉足过大规模的硬件,我们当时的销售渠道也不齐备。”
“哪方面做对了,用户才能真正接受它?我们分析了几个原因。”景鲲说,“第一,我们排除了销售,如果销售能力强的话,产品早就卖出去了。中国销售能力强的公司非常多,但是没有一家能力强的销售公司把一个新的品类卖得很好。所以销售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必要的决定性的因素。第二是硬件,智能音箱有很多厂商在做,但是都没有突破那个临界点,做出来硬件之后,用户的预期没有过那个临界点的时候不会形成口碑效应。”
“第三,体验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体验能不能过阈值,能不能过用户的临界点,用户不只愿意使用,还愿意口碑传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力。而这样一个临界点的体验要做得更好,如果智能音箱体验没有达标,第一天用户用,第二天就不用了,第三天更不用了。这个临界点跟体验是相关的。”
目前,小度讲求的还是规模,但是规模达到了一定的预期之后呢?景鲲提出的商业化解决方案是“会员制”。
“现在可能会尝试会员的方式,因为用户现在对会员已经比较认可了,像爱奇艺也是百度旗下的公司,通过会员用户,我自己认可,购买一个好的内容,比如我给我的小孩购买很多好的故事,购买一些适合他听的内容。在这方面我们会率先尝试。”景鲲说。
也就是说,目前小度智能音箱方面还属于投入期,盈利还没有时间表。它还有很多时间——百度集团层面没有在营收上为小度提出KPI式的目标要求,也没有商业化的要求。
“在项目初期维护好用户的体验,形成用户的口碑。同时我们又通过一定的补贴,能够降低这个产品的门槛,把一线到六线的市场全打穿,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产品。”景鲲说。
景鲲在公司最多的时间就是“看产品”,每个产品开发的功能和即将会上线的一些新功能,他都会自己参与设计。
但既然还不赚钱,补贴就还是智能音箱此刻的关键词。并且,减少补贴方面,百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补贴还是小度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那么,百度是如何衡量补贴效果的?
景鲲透露了他们内部一个叫做“微笑曲线”的评估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