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这家创业公司探路智能家居:为居住空间装上“大脑”,又一转型产业互联网样本

05-28 IT文章

这家创业公司探路智能家居:为居住空间装上“大脑”,又一转型产业互联网样本

【本文来自钛媒体特色栏目 「快公司」】

在北京顺义的旭辉26街区,近6000户住户的屋子里都标配有幻腾智能的智能家居系统,60天内安装完成逾20万个智能设备,包含了由灯光窗帘组成的光环境控制系统,还有新风空调系统,以及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系统。这也是是幻腾迄今为止做的最大的项目。

幻腾智能创始人王昊充满自豪地告诉钛媒体,“国内现有的智能家居,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一个处理器连接10个设备,但能连接50个设备的就不剩几家了,能连接10万个设备的,除了幻腾恐怕国内还没有第二家。”

这是因为他们为人们的居住空间装上了“大脑”,通过各类精密传感器传递来的数据,能精准感知并获取用户行为数据,从中分析并收集住户的生活习惯,将最终结果反馈给室内与“空间大脑”相连的新风、照明、净水等系统中的各个部件。

幻腾这家主力来自清华的队伍,是一家智能家居产品和系统研发公司,研发人员占到60%。“每周都在持续完善系统算法,比如说本周这个小区的能耗要在原有基础上再降低15%,幻腾研发团队常听到类似的指令。”王昊说。

几经摸索闯入智能家居

在他眼里,互联网和房地产看似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庞然大物,从未想象过它们会产生任何“化学反应”,进而蹴就万亿量级的市场。其实,智能家居并不是王昊一开始的创业方向。

王昊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回国后开始创业,他创立过互联网广告公司、医疗机器人公司。当时机器人行业还没有被掀起浪潮,融不到资金,只好出去接项目。从人大附中毕业的王昊接到给学校教室做一套智能设备的活儿,屋子里装上了智能灯、智能窗帘。

王昊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多次介绍过这个教室,里面所有灯光都是可控的,还可以进行编程。然后他就拍了一个视频放在网上,点击量还很高。然后就突然发现这个事情好像大家都还挺关注的,再加上这个时候资本市场开始转向,在2013年的时候就认定了这个方向,就创立了幻腾这家公司。

用手机控制的Nova智能灯泡,Stick N Press随心开关等产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当时来看,手机控制产品对于整个新市场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物,但王昊意识到,这不是未来智能化的场景,他希望不依靠手机的控制,从根本上实现智能。

他当时对智能产品的判断标准是,爷爷能用的智能化产品才是好产品,而绝不是以手机为中心的产品,因为爷爷一辈不习惯用手机。所以打造了小产品套装来实现开关等功能,床头贴一个小按钮、开门开灯套装。

“比如说我们会专门做一套装叫老人卧室改造套装。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老人的卧室、客厅和洗手间这三个灯换成智能灯。然后在老人的床头贴一个小按钮,这个按钮平时按的时候就是控卧室这个灯,在他起夜的时候按一下就可以把刚才我讲的这三个灯开成50%的亮度,再回到床上按一下这个灯就关了。所有的改造过程不需要走线。”

即便做了好多改进,但是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好。王昊解释说:“智能家居行业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就是产品只要有一款卖出去,就有可能卖出第二款。但实际上完全不成立,因为还没有建立出消费场景。”

王昊意识到先把使用场景做出来尤为重要。于是,从2014年,幻腾开始寻找能够一次装更多设备的需求,开始与各大装修公司进行合作实现批量出货渠道。但是,与装修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发现,这个行业非常分散。据王昊介绍,幻腾合作的几家装修公司均处于北京前几名,但贡献给幻腾的销售额却非常有限,第一名都占不到百分之一。靠装修渠道来销售产品依然行不通。

C端走不通转做B端

无奈,2017年年初把整个C端事业部都砍掉了,卖产品的官网也停掉了。向B端转身,改由从房地产开发商手里拿装修项目,这样反而让幻腾拥有了主动选择权。

不过,跟以前相比,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个非常辛苦且漫长的过程,从拿地到做样板间、出方案、招采标、中标后再实施等一系列繁琐而漫长的流程。但这也是幻腾产品进入人们生活的最佳方式之一。

首先就是要赢得房地产商的信任,王昊对钛媒体表示,房企们从一开始心里清晰得很,他们觉得这些科技产物只可能只是噱头,能不能为住户日常所用甚至上升至刚需,这其中仍充满了不确定性。想要清除他们内心中存在的疑问,则需要在合适的场景向他们展示出不一样的产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