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任正非:惶者生存

05-28 IT文章

任正非:惶者生存

警钟

站在命运的洪流之中,任正非曾经也无能为力。

2001年1月8日,当母亲被撞倒在昆明一家菜市场门口时,他正在伊朗出差,访问刚刚结束,他还没来得及给母亲打一通电话。

以前不管去哪出差,他总要与母亲通话。这次有些特别,再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他打算陪母亲去海南好好过节——他刚刚意识到这一生还没好好陪过她。团聚在即,伊朗条件又差,任正非怕母亲在电话里担心,想:算了吧。

不料,那通省掉的电话成为他的终生遗憾。

他匆匆赶回昆明,只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后来他得知,母亲去世前两个月还在跟任正非的妹妹念叨,自己存了几万块钱,以后留着救哥哥,“他总不会永远都好”。

那笔钱没能派上用场,那句话却一语成谶。内外交困的几年呼啸而来。

事实上,糟糕的迹象已经藏在2000年的繁华之中。

这一年,华为实现销售额220亿,利润29亿,任正非位列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榜第三位。但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环境之下,任正非不敢松懈。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居安思危是任正非的习惯,他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2000年底,他撰文《华为的冬天》,称“冷得出奇”的冬天即将来临,以此敲打公司盲目乐观的情绪。相传这篇文章被杨元庆转给了公司所有副总裁。

历史验证了这位企业家的精准判断。半年后,通信行业入冬,北电和爱立信大裁员,思科26亿美元大亏损,朗讯行走在被并购的边缘……华为也危机重重,在海外遭遇对手围剿,在国内市场又接连错失CDMA、小灵通、手机等机会,2002年,这家多年高歌猛进的公司首次出现负增长。

坏消息如同寒潮里的暴风雪,不肯停歇。

他承受背叛。他原本想把自己最器重的李一男送到北京搞“内部创业”,为此,华为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了豪华送别宴,众人齐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还挂上“预祝李一男副总裁北上创业成功”的横幅。

图:李一男

图:李一男

但自立门户的李一男很快脱离控制。他成为任正非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2003年时,有“小华为”之称的港湾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元。

很多人也效仿行之,加上资本推波助澜,叛逃者众多,一时间,华为现出摇摇欲坠之态。

他忍受病痛。他自己经历过两场癌症手术,又在2002年把老伙计郑宝送上前往美国治疗脑癌的飞机。此前几年,抑郁症一直试图将他吞噬,顽强如他,也时常被噩梦缠绕深夜落泪,靠给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打电话,抵抗不断冒出来的自杀念头。

跨国诉讼也找上门来。2003年1月,距离中国农历春节只有9天,思科向华为发起诉讼,起诉其侵犯知识产权,涉及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等21项罪名。这是华为成立15年来首次遭遇海外起诉,很快,欧美等海外市场很多客户暂停了与华为的合作。

无人知晓事情走向会是如何。唯一能确定的是,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了。

过冬

一张老照片在16年后被曝光。

任正非:惶者生存

与任正非在海滩漫步的三人分别是摩托罗拉首席运营官Mike Zafirovski 、负责中国区业务的Larry Cheng 以及女翻译。

那是2003年年底,照片里的人都穿着沙滩服或者运动衣,打扮随意,他们谈论的却是一笔天价生意——几个星期后,华为和摩托罗拉达成协议,后者打算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

那大概是任正非距离失去华为最近的时刻。

不过,命运向他关上了这扇门。关键时刻,摩托罗拉换帅,新上任的CEO 最终拒绝了这份协议,理由是董事会认为收购华为这样一家不知名的国外公司,还多数要以现金支付,不划算。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事后看来,2003年成为两家公司的命运转折点。

华为在那年7月成立手机业务部,多年后爬上国内市场的龙头宝座。而抵达巅峰的摩托罗拉错过那年圣诞节旺季,后来又错过智能机转型,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最终只能将手机业务打包卖给联想。

回到2003年,任正非没有寻找其他卖家,少壮派也坚决表态不能再卖。

华为继续为生存而战。

安逸之时,任正非总在疾呼“狼来了”。生死攸关之时,他却能变成比狼更凶悍的生物。

他搞定了思科的诉讼。2003年10月,两家和解。此前,几位副总裁领衔带着专家应诉团队在美国奋战数月,一边与美国政府保持沟通,一边在美国媒体发声,消解公众对华为的误解。

“打港办”也在2004年成立,目标就是干掉李一男的港湾,不能让它赚钱,更不能让它上市。

任正非的愤怒变成了”打港办”的种种铁腕措施:宁可不要钱也要抢下港湾中标的单子;对已经购买港湾设备的客户进行回购,买一赠一等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