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数据、技术及生态,浪潮袁谊生谈工业互联网如何落地 | 数博会
5月27日消息,2019数博会,在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论坛(IAF)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浪潮云董事长兼CEO袁谊生针对工业互联网落地过程发表演讲。
袁谊生认为,工业互联网落地要经过三步走。
一是明确工业互联网的功能定位。工业互联网落地的第一步,是我们要明确到底要做什么。袁谊生认为,工业互联网有很多的功能定位,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各不相同。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重视数据上云的种类和全面性。工业互联网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让计算机识别、理解数据,而未来上云的数据种类越多、数据量越大,对未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机智能优势发展的基础就会越牢。要用大数据湖的技术去推动工业互联网,而不是用传统的数据孤岛去做。
三是充分利用AI等智能工具。利用AI智能工具,积极学习,通过数据湖积累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找到能给我们带来增值和赋能的功能点,不断提升智能云,最终实现企业的增值,而不是只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数字化不管是带来降本还是增效,可以挖掘更大的价值,这是我们推动产业核心的目的。
最后,他认为,单独一个企业没办法发展好工业互联网,必须构建生态体系,这是工业技术平台的核心支撑。(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赵宇航)
以下为袁谊生演讲全文,略经钛媒体编辑: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们上午讲了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谈了三点认识,主要讲了工业互联网。今天下午是叫做应用论坛,主要讲一下在工业互联网落地过程当中结合实践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充分明确工业互联网落地的定位
第一,(企业)在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时,会面临很多数字化转型内容,可以说,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代名词。我们在实施工业互联网时,首先要把工业互联网定位搞清楚。
工业互联网有很多的功能定位,如果我们想为一个大型企业做工业互联网,首先要把自己的业务创新作为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自己的能力进行提升。在这个定位下可以把工业互联网做成开发创新平台,这一平台是面向企业做的。
如果我们想为中小企业、行业打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更多企业提供服务,那么就变成了业务承载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工业互联网落地的时候不单单是自己企业进行服务的,我们需要来给行业或者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进行。
总而言之,工业互联网落地的第一步,是我们要明确到底要做什么。
选择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从两个纬度进行思考。一个是应用范围:工业互联网涵盖很多范围,从设备、工业产品、管理流程、产业链、资源生态管理,这是应用范围。二是是应用深度:整个接入层面,首先把物理世界进行还原,进行一个设备的接入。这其中就涉及到如何让计算机设备、系统来认知这个世界。这时必须引入智能去学习,不断学习通过机器进行实时控制和自动化处理的虚拟世界的转化。最后要进行决策,明确我们做工业互联网的范围——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是我们清楚工业互联网这个平台应该有什么功能。
重视数据上云的种类和全面性,构建工业大数据湖
第二个,构建云上服务即“数据+模型=服务”。要推动设备上云,推动产品上云,通过系统上云以后把物理世界变成在集团里面的虚拟世界。这是我们做的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我们不能让计算机来识别所谓物理环境,计算机无法像人一样去识别。但我们的目的是让计算机推动(生产力)。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重视数据上云,特别是数据种类和全面性。上云的数据种类越多、数据量越大,对未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机智能优势发展的基础就会越牢。
来源@浪潮云
因此要构建工业大数据湖。就是把原始的数据未经过任何加工的数据都可以放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由智能化工具对数据进行提炼和加工,而不是实现提炼过的数据进行分类、再放到大数据平台上。我觉得要用大数据湖的技术去推动工业互联网,而不是用传统的数据孤岛去做。我们要清楚我们涉及的数据的种类和范围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充分利用AI等智能工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