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OYO的野蛮进化

06-01 IT文章

OYO的野蛮进化

题图为OYO首席财务官(CFO)李维

野蛮人已经做出了进化的姿势。

5月30日,搅了酒店业和OTA领域安宁的OYO在成都举行了发布会,宣布自己进入了“2.0模式”,即“保障业主收益”阶段,并喊出了“规模化+精细化”的口号。

“这意味着OYO酒店将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全面为合作业主提供收益保障的连锁酒店品牌”,OYO方面说。在此之前,OYO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是靠简单的佣金维系着: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OYO收取每一个订单的3%~8%作为佣金。现在,OYO的模式中不再有佣金比例,而是在保障模式下双方进行分成。

这家从2017年11月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酒店连锁品牌,做出了令所有风口上的创业项目目瞪口呆的速度——去年,OYO用了100天的时间,拿下了200个地级市,600个县级市的3500家酒店和160000个房间。现在,这个宣布升级的闯入者想要做什么?

速度,还是速度

在这次发布会上,OYO的首席财务官(CFO)李维给出了一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OYO拥有1万家酒店、超过50万的房间;今年的增长速度是去年同期的448倍;每个季度OYO酒店的增量是15万个房间。

“而中国其他最大的三家酒店管理集团加起来是4万个房间,我们超过他们整整4倍。”李维在台上不无骄傲地说。

显然,被外界诟病的增长速度反成了OYO最引以为豪的一点。先打市场规模再搞运营已经是OYO不用掩藏的打法。

“我们第一步先选择了速度,为什么?我们要先有规模,有了规模(之后)要有成本优势,然后来帮助业主提升。”在后续的采访中,李维对包括虎嗅在内的媒体说。

进化进程中,OYO并不打算放慢速度——2019年,OYO要达成全国1500+城、20000+酒店的目标,并且“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

只是,在这样的增速下,没有谁敢为OYO酒店的质量打包票。“体验差”是很多消费者提起OYO时最直接的评价。

李维对此也没有避讳:“OYO走到今天有非常多的不足,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在这样的速度下面不可能做到完美,甚至说做到60分,我们内心的60分也没有到。”

但对于接下来如何做“精细化运营”,OYO并没有过多的展现,同时对于“质量”这个概念,OYO又有着自己的一番解读。“酒店质量跟价格是相关的。我们去一些城市觉得有的酒店并不太能住,但是这个酒店一晚上只收你70块钱,那很多人就愿意住。之前他收110块钱的时候生意确实不好,一晚上才三四个人,虽然他现在只收70块钱但客人数却是原来的三倍,价格才降30%。”李维说。

这个理论似曾相识——如果用户只花了十块钱就买到一箱水果,他可能就不会在意里面有个别的坏果。第一个用这个理论拿下了下沉市场的正是拼多多。“我们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心里占便宜的感觉。”黄峥曾经这么解读过拼多多起家的核心理念。

近几年不少的机会都出现在低线城市,单从下沉出身来看的话,OYO“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和最初的拼多多异曲同工。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定位决定着品牌的口碑和在公众心中的价值,已经喊了许久转型口号的拼多多,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曾经“廉价”“low”的标签。

现在,不管是出于被口碑绑架,还是战略原因,OYO总算喊出了进化的口号,但所谓精细化运营具体会体现在哪里,尚需观察。

而就在OYO想要往前迈一步的时候,硝烟也已经四起了。

擂鼓已敲响

李维曾经对外说过,OYO未来最大的敌人不是OTA,是华住。如今华住已然高调来了——

就在同一天,同样在成都,由华住集团和IDG资本战略投资的H连锁酒店对外亮相。H连锁酒店称,为国内中小单体酒店量身打造了“智能店长”和“八爪鱼中枢平台”两大产品,要“依靠专业基因、科技赋能,以及低成本的直销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单体酒店升级,并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轻连锁酒店品牌”。

在H连锁酒店之前,华住还投资过类似的慧住,其内部还孵化了“一宿”。打着面十分相似的旗帜,华住已经进军整合国内中小单体酒店市场。

擂鼓敲响,战争的意味十分浓了。就在发布会上,华住方面评价目前的市场的用词相当具有针对性:“贴牌”“一地鸡毛”......

对于从隔壁传来的火药味,李维说:“我当时预测是有道理的,当时我就觉得华住已经醒过来了,因为它投了OYO全球,它应该知道我们是做酒店管理集团的,我不是在跟OTA竞争,我是在做酒店这个行业。但我觉得(华住)醒来的关键点是他觉得危险了,因为在同一个位置我们的价格比汉庭便宜了30%,现在质量还不够好,但当(OYO的酒店)在OTA评分都是4.8的时候它一定是要担心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