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进入开板倒计时,详解6家潜在“科创板第一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创板开板正在进入倒计时。
5月30日晚间,科创板第二批上会企业出炉。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最新公告,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将在6月11日下午召开2019年第二次审议会议,审议福光股份、华兴源创、睿创微纳三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从行业领域来看,睿创微纳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福光股份和华兴源创均属于高端装备领域。
几天前,上交所刚刚发布科创板上市委2019年第1次审议会议公告,将于6月5日召开第1次审议会议,审议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3家企业发行上市申请,这三家公司分别属于生物医药、半导体、高端装备。
根据制度安排,科创板的发行上市审核要经过受理、审核问询、上市委审议、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五个环节。
在上市委审议阶段,按照规定,上交所将结合上市委审议意见,出具同意发行上市或者做出终止发行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如做出同意发行上市决定,将按程序报送证监会履行发行注册程序;做出不同意发行上市决定的,将按规定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
至此,排队上会的6家“幸运儿”距离注册及发行上市已然不远。
首批企业关键词:抗癌新药、半导体
首批上会企业
3月27日,微芯生物获科创板受理,保荐券商为安信证券。微芯生物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为3.6亿元。微芯生物的主要产品是自主研究发现与开发的新分子实体且作用机制新颖的原创新药,包括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
微芯生物此次预计融资8.04亿元,拟投向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等。
从经营情况来看,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实现营业收入8536.44万元、1.1亿元、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92万元、2590.54万元、3127.62万元。规模不大,但增长率较高。
目前,微芯生物旗下产品包括已经正式上市销售的新药西达本胺、创新药西格列他纳等。西达本胺是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和全球首个获批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口服药物。
西达本胺也是目前微芯生物的“利润奶牛”,2016—2018年三年内,西达本胺片的产品销售收入和西达本胺境外专利授权许可收入的合计分别为8529.96万元、11028.87万元和14651.14万元,分别占微芯生物同期营业收入的99.92%、99.81%和99.20%。
这意味着,微芯生物过于依赖单一产品,存在经营风险。
3月29日,安集科技获科创板受理,保荐券商为申万宏源。安集科技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为3983.13万元。公司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从经营情况来看,招股书显示,安集科技2016年-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亿元、2.32亿元、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09.85万元、3973.91万元、4496.24万元。
招股书提到,在安集微电子出现以前,化学机械抛光液和光刻胶去除剂曾长期被美国和日本企业垄断。其中,Cabot Microelectronics曾一度垄断了化学机械抛光液全球市场80%的份额。而光刻胶去除剂,则被美国Versum和日本Fujimi等把持。
招股书表示,安集微电子的出现,打破了半导体关键技术被美国和日本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目前为止,安集微电子已获得中芯国际、台积电、长江存储、华润微电子和华虹宏力等企业订单。
4月2日,天准科技获科创板受理,保荐券商为海通证券。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并于2018年1月摘牌。天准科技主营产品为工业视觉设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和无人物流车。
产品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消费电子行业、汽车、物流等领域。苹果公司及其供应商(含德赛电池、欣旺达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6%。
从经营情况来看,天准科技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1亿元、3.19亿元、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3.59万元、5158.07万元、9447.33万元。
第二批企业关键词:芯片独角兽、OLED 柔性屏
第二批上会企业
3月28日,福光股份获科创板受理,保荐券商为兴业证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