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 “中国无人驾驶先驱者”沉寂16个月之后
在产业巨变前夜,王劲提到重回一线的动力之一,是“被一个老人激励了”,这个人就是比自己大20岁的任正非。
从去年1月份开始,王劲就一直问自己,后面要做什么,怎么继续过去的梦想。
“这一年多,是我反思的过程。”5月29日,沉寂近一年半的王劲,出现在媒体面前,明确表示想重回一线。“从年龄来讲,跟我同龄的已经退休好多年了,为什么我现在还在创业?我看互联网这个行业好像没有比我年龄大的人出来创业了。”
2017年底,百度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起诉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前总经理王劲及其所创立的景驰科技。该诉讼案被称为“中国自动驾驶第一案”。2018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王劲由于“个人家庭原因”已离开景驰。此后,王劲便几乎消失在媒体视线中。
此次接受采访,王劲还穿着2017年底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的那件西装,但此时的自动驾驶江湖已截然不同。
在国内,景驰裂变,Momenta、Pony.ai、图森已跻身独角兽,Roadstar已如流星坠落。中美自动驾驶公司现阶段在估值和融资额上差距巨大。Cruise Automation被通用收购后又分拆独立融资,短短一年,估值从115亿美金飙升至190亿美金。被谷歌专利诉讼追索的Uber,自动驾驶研发一度放缓,4月19日正式分拆自动驾驶部门,获10亿美元投资。
在产业巨变前夜,王劲提到重回一线的因素之一,是“被一个老人激励了”,这个人就是比自己大20岁的、75岁的任正非。“如果一个比我大20岁的人都站在一线,为中国的科技、世界的科技奋斗,我觉得我应该用我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我一定把一生贡献给这个事业,我应该重回一线来做更实际的工作。”
产业巨变
5月,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分拆传闻再度传出。
作为前百度SVP,王劲在2015年12月曾创建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L4事业部),一度麾下聚拢了彭军、楼天城、刘少山、韩旭、鲍君威、James Wu等精兵悍将。在分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努力失败后,王劲于2017年3月去职百度,百度自动驾驶先后进入陆奇、张亚勤统领时代(2019年3月,百度总裁张亚勤宣布将于6个月后退休)。
2016~2017年,在全民创业向精英创业切换的高潮中,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技术骨干纷纷创业,在地图、传感器到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链条中各守一方,成为风险投资围猎的对象。
王劲也以高举高打之姿,迅速投入自动驾驶创业的战场,创立景驰。一度,景驰是发展最快的自动驾驶公司。但不到一年,王劲离开,景驰也因团队内讧成为焦点。
2018年中,一家名叫中智行的自动驾驶公司浮出水面。业界普遍认为,其背后的主导者是王劲。5月29日接受采访时,王劲表示,过去一年,他更多是站在上下游产业链角度推动中国无人驾驶,而中智行其实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此外,他还在2018年4月受邀出任中国一汽首席技术顾问(智能网联方向),在2019年1月受邀出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也是南京市政府的人工智能顾问。他称自己在帮产业链上下游“提一些意见或者提供一些参考”,“当然这些都是免费的”,“我不是为了钱”。
王劲认为,中国无人驾驶跟美国技术水平最接近时大概有一年到一年半的差距,“现在差距没有缩小,差不多差了两年”。
也有行业人士持不同观点。“我觉得相反。”AutoX创始人兼CEO肖健雄告诉《中国企业家》,过去中国比美国差了很多,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们把差距缩小了”。2019年4月,AutoX获得由东风汽车领投的A3轮融资,此前,上汽也曾入股AutoX。
但在路测法规上,的确可以看到中美两国之间不小的差别。据彭博社,美国目前有41个州支持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包括加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等。作为对比,中国仅14座城市允许道路测试。王劲提到,由于中国的技术略微滞后,现在仍然规定一定要有一个安全员坐在车上。而美国已有10个州允许无人车进行无安全员的测试,甚至进行一定的商业试用。
有观点认为,当下的路测限制,阻碍了研发、继而估值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美国没有业务,上一轮融资是在一个小区域里跑demo,这一轮还是在一个小区域里跑demo吗?投资人不认嘛。”图森CEO陈默此前告诉《中国企业家》。
但王劲则认为,“中美两个国家的政策法规从来没有成为无人驾驶发展的瓶颈,基本上是水到渠成。”
他将无人驾驶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谁更早进入这个行业,就取得很好的领先优势。“最好的例证就是谷歌Waymo(谷歌分拆出的自动驾驶公司),它是最早的,2009年就开始初步尝试做无人驾驶,坚持到现在,成了第一阶段的成功案例。”第二阶段是快。Cruise比谷歌晚了很多,在纯粹的无人驾驶上,它并不是最早的一批,但跑得非常快,今天成为世界的领头羊之一。现在到了第三阶段,比早比快都不是关键,现在是比厚,厚重的厚,技术、商业模式或者产业链的实验期,这个就不仅仅是一个公司的事,它是一个跨产业的事。
出路何在
产业融合的趋势是确定的,但与此同时,如何更进一步推动全产业融合的速度?
在王劲看来,至少有两个模式是成功的。一种是由一个强大的科技公司作为主导推动者,比如谷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