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须刀是男人的浪漫,古人:浪你个头
都说剃须刀是男人的浪漫,这应该是我们现代人才有的想法。
因为在刀子还没嘴快的古代,剃须可不是什么值得享受的美事,甚至可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
古埃及人就是其中的典范。
古埃及人极度迷恋身体的洁净,而毛发又是被认为极度不体面的,他们甚至认为只有 “ 野蛮人 ” 和野生动物才会有毛发,真正先进的文明一定是光秃秃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
剃毛刀具都是些原始的石头、贝壳啥的,即便后来出来了青铜、黄铜等金属剃毛器具也实在算不上锋利,根本不能畅快的剃下毛发。
古人剃发工具
有钱人还可以涂点动物油脂加草木灰做润滑,穷人就只能泼点水上去洗洗,然后理发师一手拿刀一手薅着你的毛慢腾腾的来回 “ 锯 ”。
场面堪比杀猪。。
然而由于工具实在太钝,即使痛的死去活来也未必能剃得干净,理发师在剃过几遍毛后还得拿出镊子帮你把剩下的那些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高贵如法老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甚至死后还要拉一个理发师陪葬
( 然而带着的还是那把 “神圣的剃刀” )
同样拒绝胡须的还有亚历山大大帝,不过与古埃及人的 “ 毛发野蛮论 ” 不同,亚历山大时期的剃须有着很强的实用意义。
在马其顿王国征战的冷兵器时代,国王亚历山大命令手下士兵把胡子都剃掉,以防士兵在徒手对战中被敌人抓住胡须、处于劣势。
毕竟在激烈的肉搏战中,留胡子如果给了对手可乘之机,是会致命的!
这一用来保命提高战斗力的军事策略也逐渐被社会广泛接受,成了新的流行趋势。
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种很类似现代剃须刀的青铜剃须工具,人们也开始用不易变钝的铜、铁打造剃须刀。
但也只是相比过去好受了那么一丁点,依然不算什么良好的体验。
novacila 青铜剃刀
( 下方的刀片看着就不怎么好用 )
这种状况一直到近代技术发展了才慢慢好转。
到了 20 世纪初,又快又安全还可替换刀片的吉列剃须刀已经成了美国军队的标配。
此时剃须已经不痛苦了,开始变得轻松愉快。
小时候大家应该都有见过这种刀片
更重要的是吉列剃须刀的流行使得在家剃须成为趋势,不用去理发店,自己在家就能清爽,方便的一匹。
与此同时,电动剃须刀也随着电的普及在默默发展着。
从 1928 年 Jacob Schick 上校设计第一款电动剃须刀,到 20 世纪 60 年代无线电动剃须刀的出现、人类正式进入移动剃须时代,电动剃须刀的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
有了电动剃须刀的方便和快捷,剃须也终于成了古代人羡慕的美事。
电动剃须刀发展至今,一般分为旋转型剃须刀和往复式剃须刀 2 种,旋转型剃须刀是目前市场的主流。
而旋转型剃须刀中的佼佼者,就是业内老大哥飞利浦。
虽然在续航、防水、刀片等各个方面,很多牌子基本都可以追平老大哥,但是有一项技术堪称飞利浦的核心,一直没有被撼动 —— 360° 全浮动刀头 。
拥有这种刀头的剃须刀被称为 “ 男人剃须的终极梦想 ”。
它可以根据面部曲线调整角度贴合,让刀头与皮肤接触面积最大化;同时也不需要握着的手做大幅度的动作,拥有无可比拟的触感体验。
就是这种 “ 细脖子 ” 的剃须刀,只有飞利浦 5 系以上的高端线才有,但是价格嘛。。
其实怎么做到的并不稀奇,技术本身不是什么秘密,难就难在专利保护,想照搬是绝不可能的。
这也就意味着其它品牌如果不突破技术的壁垒就只能走低端市场的路子,靠打价格战争夺市场。
凭什么国产剃须刀只能做价格屠夫?总有一些国产品牌不信这个邪。
素士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小米生态链旗下的国产品牌,在成功做出了电动牙刷、电吹风等市场爆品之后,悄悄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剃须刀市场。
想做一把中国男人的好刀——带着这样的决心,素士团队很早就开始产品研发,而全浮动刀头,就是素士团队需要攻克的第一座大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4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