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下8万人180亿,比校园贷还坑!暴雷潮后,没有一个人能全身而退
文/金错刀频道蔡文姬
前段时间,刀哥发现楼下一整层的P2P金融公司人去楼空。
在此之前,这家金融理财公司光前台服务人员,就有十几位。公司的员工也很奇葩,极少在工位上工作,却整天穿的西装革履的,在楼下拉人头。
他们瞄上的用户非常精准,基本都是60岁左右,或是已经退休的老头老太太。
这一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手里有余钱,水果自由,却在为块八毛的菜价斤斤计较,他们希望通过理财可以跑赢通胀,甚至希望钱能生钱。
2018年,上百家P2P集中暴雷,善林金融暴雷700亿、云联惠暴雷3300亿……团贷网暴雷后,800人组织的催收团队才收回5.14亿。成千上万的韭菜被连根拔起,无数人的血汗钱一夜归零。
本以为网上P2P爆雷新闻满天飞,2019年这股风会偃旗息鼓,可万万没想到,信和财富也出事了。最近,信和大金融被经侦介入,同一日,关联P2P公司金信网也被查封,一共欠下8万多人近180亿元。
跟普通小打小闹的P2P不一样,这家互金公司大有来头,曾经对外公开:跟善林金融、银谷财富、恒昌财富并称“线下理财四巨头”,经多方背书后,忽悠得老百姓对其信任有加。
如今看来,“四大巨头”跑路的跑路,被抓的被抓,只剩下一地鸡毛。
回过神的老百姓们只能在维权群里,讨论着如何把本金要回来。“我父母都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种地的时候就去打工。一辈子的血汗钱,就这样被我弄没了。我对不起我的爸妈啊。”
实际上,这个圈走8万老百姓血汗钱的互金机构,从成立之初,就埋下了暴雷的伏笔。
1
信和的发家史:
线上线下一脉相承的家族产业
了解信和的人可能知道,信和不单单是一家互金机构,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产业。在这个家族产业里,有分布在线上线下五花八门的分支机构,其核心控制人是信和财富的董事长夏靖。
2012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夏靖成立了信和财富,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将公司的员工从4000人拓展到3万人,门店从100家开至1000家,平均一天开1.5家,扩张的速度比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还快,恐怕马云和刘强东也没这个本事。
线下信和汇金的门店越铺越多,其目的只有两个,第一,提供贷款业务;第二,为线上P2P平台导流,形成一个金融闭环。
信和系在线上有两个最重要的P2P平台:信和大金融和金信网,法人一个是夏靖的表弟王扬,另一个是夏靖的女儿夏昕。
不得不说,夏昕也算是几年前搞营销的高手。给信和背书,夏靖在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疯狂打广告,2014年,信和财富喊出了“信和财富,说话算数”的口号。
同年圣诞节,金信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大屏上投放了巨幅广告:金信网,中国最佳P2P投资平台。
这样的举动在今天看来有点可笑,毕竟只要肯花钱,流量明星、小鲜肉们动不动就上纳斯达克了,但是放在前几年,老百姓还很单纯,都上央视、纳斯达克了,绝对靠谱!
除了包装公司,夏靖也爱包装包装自己。有事儿没事儿装模作样地搞搞慈善。2015年,夏靖给沈阳康平敬老院捐了500袋大米,这500袋大米捐的非常高调,不仅要拉条幅摆拍,还请来了地方媒体大肆宣传报道。
但也是在2015年,信和首次被曝出恶性拖欠员工工资,因拖欠员工工资,短短数月被起诉十几次,被执行14次。
有钱捐大米,没钱发工资。
这只是个开头,从此之后,信和的商业模式被扒了个底朝天,非法集资、民间借贷,越来越多的质疑声砸向信和。
2015年,信和财富以涉嫌非法集资被大连、绍兴、天津、扬州等多地政府发文通报。
这几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夏靖、民间借贷,与他相关的民事诉讼多达1560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