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从昔日一哥到48亿被迫贱卖,家乐福败走中国的三大至暗时刻 |复盘

06-27 IT文章

null

文/金错刀频道Diik

null

家乐福终于找到买家了!但只卖了48亿。

null

(微博截图)

苏宁捡了大便宜,48亿拿下家乐福中国80%股权,实际得到的是家乐福中国覆盖22个省份、55个大中型城市的6大仓储配送中心、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和3000万会员。

null

其实从2009年至今,家乐福中国多次被传出要出售的消息。

2009年,家乐福“被卖身”传闻出现,一度盛传沃尔玛将接盘;

2012年,传华润和中粮要收购家乐福中国;

2013年《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家乐福在考虑出售中国业务;

2017年12月,法国媒体Capital 报道称,家乐福已聘请三家投行研究出售中国、阿根廷和波兰业务的方案。阿里被指为潜在买家;

2018年,家乐福宣布要和腾讯、永辉合作,签订了股权投资意向书。

2019年5月,还传出家乐福欲寻求10亿美元卖身。

到现在不得已贱卖,其实一次次卖身传闻背后,是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节节败退。

它到底做错了什么?

1

昔日超市一哥,早已陷入下滑旋涡

1995年,彼时已是全球仅次于沃尔玛的第二大零售商的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把大卖场模式带进了中国,成为一众国内商家学习模仿的对象,正儿八经的一哥。

null

那时候,去家乐福购物一度成为人们眼中超级时髦的一件事,所以家乐福开到哪火到哪,扩张速度也非常快,短短几年时间里,门店数量就已经突破100家,势头无人可挡。

巅峰时候,家乐福中国有门店数量达到319家,营收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但是,进入中国市场24年的家乐福,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只持续了14年,到2009年,便已经开始出现业绩下滑,平均每年下降10%左右;到2012年,业绩增长停滞,当年被沃尔玛超越,开店速度也开始大滑坡。

如今的家乐福,已经多年亏损,仅2017年(10.99亿)和2018年(5.78亿),合计亏损已超过16亿元,且长期资不抵债,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家乐福中国总资产115.42亿元,总负债高达137.88亿元,净资产为负。

整个家乐福集团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null

(图据amCharts)

一个年营收数百亿元,拥有门店数百家,会员数千万的家乐福中国,100%股权如今也只值60亿元。

其实,家乐福前期在中国市场能够顺风顺水,快速扩张,完全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国民消费的主流渠道还是以杂货店、批发市场以及百货商店为主,家乐福给当时的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零售理念和模式;门店选址,在当时或许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但中国的城市建设速度让很多20年前“郊区”变成了繁华地段、交通枢纽,比如北京南三环的方庄。所谓人和,就是国人对外来新事物、新形态的接受速度。

而对于家乐福中国当前的状态,用“积重难返”来形容确实很恰当。

2

始于三大“至暗时刻”

回顾家乐福中国的发展,它的下滑始于三大至暗时刻。

1、奥运火炬事件

2008年是北京举办奥运会,但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行至巴黎,传递受阻。来自法国的家乐福一时间在国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制,成为众矢之的,抵制行动一路从网络走到线下。

这件事成为了家乐福中国的一个重大转折,家乐福中国缔造的神话一夜破灭,到2009年,大润发的总销售额和单店年均销售额首次超过家乐福,次年,沃尔玛在华门店数量超过家乐福。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双双进入下滑阶段。

曾经自称最了解中国的法国公司,吃了苦果。

2、“价签门”

家乐福的信任危机,始于“价签门”。2011年1月,家乐福被曝出玩价签戏法,价签上标低价,但在结账的时候却收高价,还有明明是打折,促销价却和原价相同,被消费者质疑还百般狡辩。

null

(网络配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6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