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06-27 IT文章

图:安德鲁·瑞/撰文:斯科特·加洛韦

翻译:朱莉/ 编辑:张威

美术编辑:cxw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四个巨无霸级垄断企业于无形中控制着美国人的生活。它们为美国人带来精巧的工业设计和精致的数字化生活,也将触角伸进了美国人的大脑、心脏、肠胃和两腿之间。如今,美国人发现:别无选择,只能将这个怪物肢解......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穿帽衫的大亨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互联网思维下的人体结构图

在一个“大技术” 的时代,每个人都受益良多。1992 年至2010 年,我曾初创过几家包括Red Envelope 在内的互联网公司。借助由谷歌、亚马逊、苹果和脸书掀起的一次次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浪潮,这些初创公司茁壮成长。

在股票投资组合中,四大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四大”)股价的攀升,也让我的家庭资产在前几年的金融危机中不跌反升。最后,我任教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品牌策略与数字营销专业的学生们,毕业后基本都去了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对我来说,“四大” 一直是伟大的合作伙伴、客户、投资方和工作提供者。但经过20 年的实践与研究,“四大”的存在却让我得出了一个甚至出乎我自己意料的结论:应该把他们拆分!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大钱......都被一小部分人挣了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技术提升了工人的生产效率,工人的薪资水平却停滞不前

过去十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已经聚敛了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富与市场影响力。“四大”的市值加在一起,达到了2.8 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法国的GDP、标准普尔500 指数前50 名公司总市值的24%,或者2001 年时的纳斯达克总市值。

“四大”攫取的巨额财富和拥有的巨大市场影响力令人胆战心惊。它们为什么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硅谷章鱼的八条爪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不做恶人?

大型技术公司的原罪其实都可以追溯到一个“技术大反派”,那就是微软。在我们的印象中,微软总要通过各种危机公关和对政府游说才可以弱化其在公众心目中的负面形象。相比之下,“四大” 却在年轻人心目中披着一层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外衣,社会舆论也一向认为“四大” 的技术最终将拯救世界。

我相信“四大” 的初衷是真挚的,但这不等于它们不猥琐。

情怀驱策绝对是一种高超的手段,但更令人叫绝的是那些空洞、听上去却相当有煽动性的口号,例如“Think Different”—— 非同凡想,还有“Don't Be Evil” —— 不做恶人。

这些口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终极愿景,也令“四大” 超级强大的现实被巧妙地伪装了起来。

“四大”在维护公关形象方面的努力,固然为它们赢得了口碑,却也为它们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试想,如果发现一个网络上的完美绅士在现实中却是一个“渣男”,他对你如此“走心” 只是为了你的钱,或者是为了你的那个“点击量”,你该有多失望?

在多年的互联网创业中,我还发现那些“四大” 的管理层与其他传统行业大公司的管理层相比并没有更多的情怀,当然也不至于更像恶人。他们只是在某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里上班,而这家公司是资本运作规则的一部分而已。

那么“恶” 字该从何说起呢?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非死不可?

高利润,低纳税

2007 年至2015 年间,亚马逊的利润中仅有13% 用于纳税,苹果的数字是17%,谷歌16%,而脸书的数字则只有4%。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 指数下的那些美国传统经济公司的平均数则为27%。

是的,“四大”都在避税...... 你也一样,但它们肯定比你更专业。

苹果就耍了一个小花招,把自己的利润转移到了爱尔兰。这就导致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没有缴纳对等的税额。截至2017 年9 月,苹果在美国之外持有2500 亿美元现金。对于这笔巨额财富,美国政府只能干瞪眼。要知道,这笔钱足够买一个迪士尼,再加一个网飞(Netflix)。

除了避税,“四大”还在摧残美国本已脆弱的就业市场。2017 年,脸书和谷歌的营收增加了约290 亿美元,为此它们需要创造20000 个新的就业岗位。

但硬币总有着两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