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07-07 IT文章

一、前言:新工艺新架构 迎战黄氏刀法

作为当今唯一拥有高性能CPU处理器、高性能GPU显卡、高性能芯片组主板三大平台的AMD,要同时面对来自Intel、NVIDIA两大巨头的残酷竞争,怎一个难字了得。

CPU处理器被打压几乎十年之后,全新的Zen锐龙实现了华丽丽的逆袭,而面对老黄的精湛刀法,7nm全新工艺、RDNA全新架构的Radeon RX 5700系列也终于吹响了反击的号角,虽然还不足以彻底扳倒对手,但也终于给高端玩家们端上了一道别样的大餐。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有关RDNA架构、Navi核心、RX 5700系列显卡,之前我们已经有了详尽的解读,这里再提炼一些要点共同回顾。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GCN架构沿用了八年之久,如今A卡终于新生,引入了全新设计的RDNA架构,首个核心代号为Navi,面向中高端游戏市场,而且和第三代锐龙处理器一样采用了最新的台积电7nm制造工艺,同时在游戏卡上首发PCIe 4.0,还在A卡历史上第一次引入了GDDR6显存。

需要强调的是,RDNA是一个全方位重新设计的架构,并不是GCN的又一个升级版,也不是与GCN的混合体。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新工艺新架构意味着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核心、更强的性能、更好的能效,RDNA Navi也不例外。

Navi核心集成了103亿个晶体管,相比Vega 64 125亿个少了大约18%,但核心面积只有251平方毫米,相比Vega 64 495平方毫米小了足足一半,因此单位面积性能提升了足足1.3倍。

尽管晶体管更少、面积更小,Navi核心的性能相比于Vega 64却提升了14%,同时功耗降低了23%,能效比因此大涨50%。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RDNA架构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了变革,包括CU计算单元、缓存、流水线。

计算单元虽然看起来每一组还是64个流处理器,数量没变,但这个数字是AMD反复设计后与处理资源最为平衡的的组合,同时整个计算单元的结构进行了彻底重组,和GCN时代完全不一样了。

Navi核心的计算单元一共分为40组,每组64个流处理器、2个标量处理器、4个64位双线性过滤单元,总计80个、2560个、160个,执行延迟更低,单线程性能更强,缓存效率更高,整体计算能效比GCN架构有着巨大的提升,而且可适应从游戏到计算各种负载。

缓存方面,RDNA架构设计了一套多级一致性结构,每个双CU组合内都有自己的零级缓存,与ALU单元的载入带宽翻番,增加了四组新的一级缓存(都是16-way 128KB),降低了二级缓存(16-way 4MB)的拥堵,整体延迟和功耗大大减低,并全面支持Delta数据压缩(DCC)。

整个图形引擎也做了重新调整,更加顺畅高效,包括几何引擎、64个纹理单元、4个增强的ACE异步计算引擎(ACE),负载分配更加均衡,可以在更低的功耗下达成更高的频率,能效更高。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Radeon显示引擎也大幅跃进,支持FreeSync 2 HDR、HDMI 2.0/DisplayPort 1.4 HDR,针对高分辨率HR显示器优化,可输出4K/240Hz、8K/60Hz,而且都只需一根数据线即可达成,同时还优化了VR头显显示。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Radeon多媒体引擎则大大改进了视频编解码,增加了新的H.265 HDR/WCG编码器,全面支持H.264 1080p600、4K150、8K30解码和1080p360、4K90编码,H.265 1080p360、4K90、8K24解码和1080p360、4K60编码,VP9 4K90、8K24解码,整体编码速度加快40%。

终于有了值得推荐的A卡!RX 5700/5700 XT评测:性价比屠戮中高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