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邬贺铨:5G引领互联网技术创新,还催生这些新业态
钛媒体注:昨日,2019(第十八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5G时代的互联网》的主题演讲。他带我们畅想了以下5G来了之后,在技术以及应用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邬贺铨提到,5G商用之后,我们将会从单一的云发展到中心云和边缘云,边缘云可以在低时延快速处理一些数据,适用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VR、AR等场景,因为它能快速的响应,这种方式可以相当于我们在移动通信的基站就可以处理数据了,这种两级云成本是原来单一云成本的39%。
另外,邬贺铨认为,5G催生了大量新应用,他提到了在8K视频、VR/AR、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无人驾驶、机器人、数字孪生、农业等领域5G所能带来的变化。
以工业为例,邬贺铨举例称,我们现在很期待产业数字化,但是传统的工厂很难通光线,他们希望使用无线联网,而过去的无线技术wifi扩展相对难,速率以及抗干扰性都不行。所以全球的工厂通过无线联网的时候很不稳定。现在5G出来了,基于工业联网的需要,当然它可以在工厂里头装一个专用的5G网络。
邬贺铨分析,3G的出现,催生了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和社交应用;4G催生了微信、移动支付、短视频、抖音等;这些都是在新技术出现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所以5G也将继续催生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新业态。
视频来自中新网
以下为邬贺铨演讲全文,略经钛媒体编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早上好!我的发言题目是《5G时代的互联网》。我要分两个方面来讲:
一个是,5G引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
第二是,5G拓展互联网的业务应用。
5G引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为了适应业务,5G可能以APP形式呈现
先说第一个问题,5G的网络技术我们从基层有各类终端、无线接入网、大规模天线组网、蜂窝的混合、上下层解耦还有端到端的通信,在光线传输网也有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在传统SAP上发展。特别是转发链它不仅仅在第三层互联网路由器选路,还有第二层的基于以太网的网络包以及一层半的以太网的交叉链接。
网络虚拟化表现在业务切片、软件定义网、网络功能虚拟化、无定型小区以及业务互联网化,基于API、APP方式的业务生成以及互联网化,上面还有云化。
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通信是无连接的分组交换,每个包走的不同路径,然后到最后把它按顺序组成回来,这是一种无连接的方式,保证它的传输的成功率,但是效率是不高的。传统的路由器是一个包一个包的,一个路由器一个路由器的转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路由器来转发的,实际上不管它成功选好路了,后面还是要一个一个重新选路。
现在我们通过我们软件定义网把路由器的网络环境规模以及它的控制规模集中了,这样形成一个网络操作系统,就可以全网把路由选好,这样就可以从头到尾的直接的走了,这种方式相当于分段选路,也称原选路。这样一来每个包实际上所有路由都选好了,另外,后续的所有包也跟着第一个包走,只要是同一个源到同一个目的地的,这种方式在面上连接的分组同行。
另外,传统的互联网都是以安全包的方式通过路由器来转发的,在互联网初期这是一种能够保障它传输成功的业务。但根据视频类长的IP流都要拆成小包来选路,效率太低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网络上有不同层次的转发单元,可以在第三层的路由器转发,也可能在第二层交换机,特别一层半做以太网的中基,这三层的转发获利性是不一样的,对应的时延以及适应度也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甚至利用这种方式在同一个切片上对每个路由是在第三层转发的,对另外一种路由可能是在一层半转发的。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如果说对过去传统的交换机就是交换机,路由器就是路由器,交叉链接就是交叉链接,硬件是独立的,软件也是独立的,它不可能这样变,你让它变路由器就变路由器,变交换机变交换机,那是做不到的。现在有通用的硬件,不同的软件,使得我们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根据需要可以同一个切片对不同的业务呈现不同的功能。
当然,这种方式带来网络的灵活性,但需要网络有智能管理的能力。另外,我们过去业务是不分类的,也就是说一律排队传输,看上去很公平,但是网络资源是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的,效率比较低,服务质量比较差。现在物理是不动的,但是我们通过逻辑上的虚拟来组成不同的专用网络,有一些需要高可靠的,有一些需要低时延的,有一些需要大带宽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网络更加灵活,尽量是虚拟化的专用网络来吸引不同的业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