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生娃,工作也不落下?看看这些国家怎么帮助女性
同样是接受采访,男企业家通常不会遇到,而女企业家却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前些天,原央视主持人、现投资人兼创业者张泉灵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明确表示:“我很讨厌这个问题。”她解释道,“这个问题背后本身就是偏见”——对于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似乎天生就是矛盾的,而女性天生就会遇到这种矛盾。
张泉灵接受采访时的部分回复| 经济观察报《BOSS说》
很多人总是默认,女性最重要的且必须要做的事是——相夫教子、照顾家庭。甚至有人变相呼吁女性舍弃工作、回归家庭。暂不论这些人是否考虑到女性个人的意愿,他们一般都会以一种看似关心全人类未来的态度解释说——参与工作的女性越多,生育率就越低,而必须用生育率来保证社会人口更替。
80年代初之前,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明显负相关的。这和人们的传统看法相一致,也不难理解。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而工作与生育又都是非常辛苦的劳作,倘若没有合适的社会保障支持机制、一起合作育儿的伴侣,很容易顾此失彼。
但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显示,从80年代末开始,发达国家的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变成明显的正相关。换句话说,在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同时,该地区的生育率也在升高。
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 theconversation
发达国家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这是为什么呢?听起来有点反常识。
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既保持了相当高的女性劳动力比率,生育率也不差。这是因为,在支持女性工作、性别平等观念方面,瑞典和丹麦等国做得都很不错。
这些国家的福利体系很好,比如产假、育儿补贴等方面的福利设置都非常慷慨;并且利用公共资源,对儿童保育进行了大力支持。女性生下孩子之后,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公共服务,在育幼、医疗和教育方面不用花去太多时间和精力。
而且,我们普遍认为,这些国家有着更高的男女平等意识,在育儿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男性也同样拥有产假,在家庭中,男性一起承担育儿责任的可能性更高,这有助于伴侣追求事业上的发展。因此,那里的女性在协调家庭与事业的时候,相比其他地区的女性就更容易一些。
男性共同承担育儿责任,有助于伴侣发展事业| 图虫
不过,相比北欧国家,英语国家的育儿成本更高,支持职业妇女的政策相对较少,但是他们的生育率也并没有因此而远远落后于北欧国家。
研究认为,这和英语国家的经济体系中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有关系。这些因素在传统的认知里,与女性赋权关系不大,但却确实帮助了女性平衡就业与生育。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灵活的劳动力市场。
服务业有助于女性就业
相比北欧国家,尤其是和丹麦与瑞典比较的时候,英语系的发达国家给予职场父母的支持与福利没那么优厚。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8年的数据,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以及美国的育儿成本都很高。平均而言,这些国家的育儿开销占了夫妻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值是13%,瑞典的则更低,育儿开销的比例只占4%。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有点落后于北欧国家,但是为什么这些英语国家也可以在提高女性就业率的同时,生育率也相对有所提升?
答案可能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
近年来,过去由男性主导的制造业,在经济市场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与此同时,服务业在不断扩大。例如,美国高达80%的职业都在服务行业,德国的这一比例约70%,意大利的约68%。
美国的制造业(蓝色)占比逐年减少| 美国劳工统计局
服务业的一个好处是,它对职业的突然中断更加包容。对于孕育后代的母亲而言,服务业的这一特点显得更友好、更人性化。在美国,91%的女性都就职于服务行业,而男性从事服务业的比例则为68.5%。
另外,对于拥有通用技能(general skills)的人来说,服务业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例如,老师拥有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就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之间调动,而且,哪怕职业中断了,也相对容易保持自己的职业价值。非传统的职业结构,更有利于女性(和男性)进行灵活的职业安排。
传统的行业与性别观念,抑制生育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