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电动生态再下一城:携手三大合作伙伴成立开迈斯,布局充电板块
7月11日,开迈斯宣布正式成立
7月11日,大众汽车(中国)、一汽、星星充电、江淮汽车在江苏常州宣布,由四家共同出资组建的充电桩企业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MS)正式成立。
该公司由大众发起,是大众在华构建电动出行生态圈的重要棋子。
大众汽车(中国)、一汽、星星充电与江淮的持股比例为30%:30%:30%:10%,星星充电将在公司发展初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钛媒体现场了解到,在接下来的各个阶段,开迈斯也不排除在资本上开放的可能性。
在产品上,开迈斯提供定制化充电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私人充电上开发智能充电墙盒,公共充电上布局快速充电网络,此外还将积极布局无线充电、智能机器人充电等先进技术产品。
与特斯拉不一样的是,大众的充电桩不止开放给大众车主,还将开放给更多大众的合作伙伴。
灵魂人物苏伟铭
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进行转型并发布了脱碳计划,中国将在这其中发挥核心作用。
苏伟铭则是大众集团在中国执行电动化、探索新方式的灵魂人物。
苏伟铭在开迈斯成立仪式上
在大众汽车集团担任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是大众集团全球核心管理层的唯一华裔(新加坡籍),曾帮助一汽大众提振销量走出泥淖,是大众在华的实权人物,素有“变革者”的美名。
如今,大众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不止汽车是销售,还有更多带有本土特色的新兴商业——车联网、出行服务、自动驾驶等等。大众面对的不仅仅是汽车上的竞争对手,更有野心勃勃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们。
苏伟铭在这波“互联网 汽车”的浪潮中,再次替大众扛起变革大任。就在2018年5月,大众集团在华成立全资子公司逸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Mobility Asia,由苏伟铭担任董事、首席执行官。
苏伟铭在Mobility Aisa成立时就表示,要把精力集中在五个板块:车联网、出行、基础设施生态、大数据应用和智能驾驶。
这几大板块及其生态建设,支撑起大众中国电动布局的大框架,最终目的是长久地带动大众电动车销售,并为大众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后一段时间,在苏伟铭带领下,大众在华电动生态圈布局逐渐加快。在打法上,大众仍然选择与上汽、一汽、江淮等老伙伴开展本土化合作,并强调“大众”这一品牌的力量。
率先落地的是共享出行、大数据应用、车联网等领域。早在2017年11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首汽集团旗下分时租赁项目“Gofun出行”1.43亿元,持股20%;2018年,大众在中国市场推出“众行家”车联网子品牌;5月,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集团组建合资公司,联手首汽Gofun等打通出行产业闭环;期间,也有消息传滴滴出行将与大众汽车公司建立合资公司。
而本次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上,仍然是由苏伟铭担任开迈斯的首届董事长。
苏伟铭在成立仪式现场表示:“开迈斯 (CAMS) 以助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电动化、规模化发展为出发点,为新能源车用户提供优质智能的充电服务,通过切实提升充电体验,助力互联互通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降低碳排放,为中国汽车产业充电,以我们今天的努力,创造后辈的美好生活。”
独立运营,探索新模式
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开迈斯的成立经历了三年多的运营、谈判与公关。早在今年五月,该合资公司相关工商资料被陆续曝出,如今靴子终于落地。
大众、一汽、江淮三大主机厂联手,使开迈斯“含着金汤匙”出生——拥有众多需求数据及车辆数据。而星星充电这位“新朋友”,在开迈斯的地位却更加重要。
在中国,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特来电、普天新能源这四大企业占据了汽车充电桩近90%的市场份额,苏伟铭透露,在大众提出充电合资公司时,势必要从这四家中挑选。而经过多重因素考量,大众最终选择与星星充电达成合作。
星星充电将在开迈斯发展初期发挥重大作用。从初期运营成本及发展速度上考虑,星星充电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及运营支撑。“我们三家主机厂是要向星星充电学习的”,苏伟铭在发布会小范围媒体专访中说道。
不过,开迈斯未来并不会完全依赖星星充电,而是会建立自己的生产、销售、渠道体系,甚至会跟星星充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业务竞争。但苏伟铭相信,市场是足够大的,而开迈斯才刚刚起步,与星星充电合作的方式还有很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6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