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计算机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看到标题的差友,是不是都很诧异,计算机怎么可能拥有两千年的历史?
初中课本就告诉过我们,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是 1946 年诞生的,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设备 ABC 计算机是在 1942 年成功进行测试的。
按照 ABC 计算机算,也只有 77 年的历史啊。
这事还真不是托尼瞎说的,在美国硅谷的山景城有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博物馆,就有这样一句标语:
The First 2000 Years of Computing
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科学史专家们把中国的算盘当成最早的计算机。
其实真要严格说起来,类似算盘的计算工具其实古希腊早在公元前 5 世纪就拥有。
之所以把中国的算盘看作是计算机起点最主要的原因是:珠算口诀。
当年学过口诀的差友年纪应该都不小了吧
在科学史学家眼中,珠算口诀就相当于计算机中的指令,人们用算盘算数拨动珠子这个动作其实是给算盘提供动力而已。
这样一解释,差友们应该都明白了吧~
而且算盘这东西吧,不仅能进行加减乘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
但算盘有个很大的问题,当数据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可能手指都要拨烂才能算出一个结果,要是中间手抖不小心拨错算珠,一切都只能从头来过。。。
为了解放大家的双手,1642 年第一台机械计算机 — 帕斯卡计算器应运而生。不过这计算器也方便不到哪儿去,只是将算盘中需要手指提供动力这事,交给了一个能控制齿轮运转的手柄而已。
手指不累了但手腕累哭
而且帕斯卡计算器只能进行加减计算。
但它毕竟是靠机械动力来驱动的,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为之后的计算机进行连续运算奠定了基础。
之后数学家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能够进行复杂计算的机器呢?
在 19 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巴贝奇就设计出了一个能进行微积分计算的差分机。但这样的差分机需要上万个齿轮还有 2.5w 个零件才能完成。。。
而当年的工艺水平很难做到,所以巴贝奇这个差分机才做到 1/7 就 GG了。
其实在巴贝奇之后,英国的发明家舒茨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工作的差分机,所以巴贝奇的设想是没毛病。
差分机
或许有些事真要专业的人来做吧~
机械计算机的应用和升级到这差不多就要画上句号了。
因为两个非常关键的人出现,正式开启了电子计算机的大门。
第一个是图灵,他在 1936 年提出了一种抽象计算模型,相当于一个任何有限逻辑数学过程的终极强大逻辑机器。
图灵
换成人话就是,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
但也是在图灵提出这个模型的同一年,德国的飞机工程师楚泽因为受不了每天重复用同样的公式计算数字,一气之下辞职自己研究能帮自己完成这些重复工作的机器去了。
楚泽
楚泽一个人就研究出来了由电驱动,同时依靠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 Z1。这才是真正的解放劳动力,而且当初楚泽研究 Z1 的时候对图灵的数学模型完全不了解。
到了后面,楚泽才制作出能够实现图灵数学模型的计算机:Z3 。
Z3 计算机
Z3 这种用编程把复杂逻辑变成简单运算的电子计算机,是计算机史上的重大突破:不需要任何外力支持,就能够做到自动运算。
在这之后才出现了大家课本中学到的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ENIAC 最初是美国用来处理长程火炮中的计算问题的。说白了,这东西是军用。
操控它的人穿的都是军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