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刘谦:“数字造价管理”驱动造价行业转型升级
6月27-29日,以“数字建筑 行启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数字建筑年度峰会(2019)在青岛温德姆酒店举行,作为峰会五个专题论坛之一的“科技构建数字新咨询——数字咨询专题论坛”也同期举行。
面对汹涌而来的数字化颠覆浪潮,建筑造价领域该如何转型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刘谦在数字咨询专题论坛上称,“数字造价管理”是驱动工程造价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实现“三全”升级,“三化”支撑和“三新”驱动的模式。同时他也表示,广联达始终致力于技术平台建设,未来将与项目服务商、行业治理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数字造价管理”指引行业发展
刘谦提到,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化战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数字中国”的数字化理念。数字城市、数字福建、数字交通、数字建筑等数字化理念风起云涌,可以说,我们已经步入了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
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造价领域也对本领域的数字化提出整体的规划,即数字造价管理。数字造价管理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指导,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湖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海南省建设标准定额站、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
"数字造价管理"作为数字技术与工程造价专业有效融合的行业战略,是造价管理成功的关键基础,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创新焦点,是实现工程造价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工程造价专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这个理念的实施需要业内各位携手共商、共建、共创、共铸。
“数字造价管理”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造价管理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引领工程造价管理转型升级的行业战略。它结合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结构化、在线化、智能化,构建项目、企业和行业的平台生态圈,从而促进以新计价、新管理、新服务为代表的的理想场景实现,推动造价专业领域转型升级,实现让每一个工程项目综合价值更优的目标。
“三全”升级包括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
刘谦介绍,全过程是指传统造价环节其重点在于招投标阶段,而现在是从规划到竣工甚至是运维阶段都要关注,涵盖项目立项、设计、交易、施工、竣工、运维的全寿命周期过程。
全要素包括造价影响要素(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和造价组成要素(量、价、费等) 两方面。全参与方是指项目各个参与方围绕项目成功的目标展开相应的造价管理工作,随着全参与方在价格市场上对造价的数据开放和透明化后,通过各方的无缝沟通、协作,最终实现项目的附加价值。
“三化”支撑包括结构化、在线化和智能化
除此之外,数字造价管理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三化”。与数字建筑中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不同,数字造价管理是结构化、在线化和智能化。
具体来讲,数字造价管理结构化是基础,为实现造价过程及造价成果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基础条件,因为造价行业中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大量数字化基础之上,所以相对成熟,那么在此基础上将离散和碎片化信息集成进而结构化,通过在线化方式进行数据共享形成包含 BIM模型、工程量清单数据、组价数据、消耗量定额、人材机价格数据的行业大数据库。
最终,利用行业大数据、智能算法进行数据训练,建立具有深度认知、智能交互、自我进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数学模型,形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人工智能“,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三新”驱动包括新计价、新管理、新服务
新计价即即智能化计价,首先 是利用云+大数据技术积累造价数据,通过历史数据与价格信息形成自有市场定价方法;其次 是以BIM模型为基础,集成造价组成的各要素,通过造价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开项、智能算量、智能组价、智能选材定价、价值提升,有效提升计价工作效率及成果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