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生态成“科技+金融”发展趋势,创企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在金融智能化、数字化趋势下,共建开放生态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开放银行正成为世界银行发展的新趋势。
上个月,平安集团旗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推出了Gamma O开放平台,这是业内首个专注于金融垂直领域、联结金融机构与科技服务商的智能开放平台。同时,这也意味“开放银行”模式迎来新局面。
开放银行的概念源于英文Open Banking一词,目前业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开放银行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通过与商业生态系统共享数据、算法、交易、流程和其他业务功能,为商业生态系统的客户、员工、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服务,使银行创造出新的价值,构建新的核心能力。
都说2018年是中国“开放银行”元年,如今,“开放银行”已然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理念。“开放银行”模式不仅是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平台,根据招商银行在其2018年年报中称,将围绕“云+API+区块链”和“数据+AI”构建开放的经营生态和服务体系;另外,新型银行也开始借“开放银行”模式打造数字银行。
开放银行意味着传统银行的营运模式等需要做出改变,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或其他第三方之间衔接更紧密;另一方面,这也将助力科技金融的发展,同时,引领创业者驶入新航道。
“开放银行”是传统银行转型、面向创新的一个方向。另一边,由互联网巨头打造的金融科技公司早已向“开放生态”看齐,蚂蚁金服开放平台、腾讯金融科技、京东数科等先从品牌上完成升级。
在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巨头都纷纷转型升级的趋势下,又会给金融科技创业者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在开放融合中,各方又该如何积蓄内力,打造怎样的竞争力,去迎战残酷的现实问题;科技金融将迎来怎样的突破?
在此契机下,猎云网也将于2019年7月19日在北京举办《FUS猎云网2019年度科技金融产业峰会》,诚邀金融各方专家与创业者以及投资大佬,共话行业新变化与新机遇,掘金未来行业独角兽。
FUS金融科技峰会亮点
FUS 为“Future Unicorn Summit”的简称,意为未来独角兽峰会。本次金融科技峰会以发现未来独角兽为初衷,并将更多潜在独角兽创业公司推向市场。
一、多维度峰会议题
本次峰会围绕大型商业银行、支付、保险、互联网证券、私募、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多领域展开话题讨论。借助“开放银行”的东风,一起研究金融科技创企在“开放银行”模式下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探讨如何构建“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助力科技金融发展等。
1、“开放银行”模式下创企的机遇
过去五年,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在创新的同时也突显出了许多问题,目前行业也正处在去糙留精的过程。经过互联网金融“鲶鱼式”搅动,传统金融行业终于觉醒。随着科技赋能金融、智能金融、数字化金融等概念的推进,笨重的传统银行转身,迎接数字化转型。
“开放银行”作为转型的尝试模式,使得整个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多变革与可能性,也给金融科技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目前,各个创企相对独立,数据未打通、个人征信数据缺失、技术不成熟等等,这些行业问题对于金融科技创企来讲,是阻碍公司健全风控系统、降低服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诈骗、非吸、捋羊毛、盗用身份等欺诈行为异常突出等等。而这些在开放生态下将获得更好地解决。
在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巨头的开放生态下,在业务上有更多合作外,数据、技术上也将得到更好的补充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机遇?猎云网诚邀行业内专业人士一同探讨,通过金融科技峰会这样的形式,让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巨头以及金融科技创企一起来畅聊如何更好地做到开放融合,实现共赢。
2、构建“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各方迎接的挑战
传统金融行业拥抱“开放银行”,旨在降低成本、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升级服务;而金融科技创企拥抱“开放银行”模式,是“去金融化”、产业互联、万物互联趋势下,必将踏出的一步,而开放、融合也更有助于发展。
金融行业升级,监管是门槛,技术是基石,共享是动力,服务是目标。
在监管要求、客户需求改变下,如何建立开放银行生态体系,助力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发展壮大值得探索。
国外的开放银行呈现两种不同组织形态:一是大型银行自主搭建开放银行平台;二是中小银行接入第三方平台API。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