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巨头呼吁无烟未来,靠电子烟创280亿年营收,国内山寨仿品频出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最近,深圳电子烟圈有两批人被抓走:一批是走私IQOS的,另一批是仿造IQOS的。
在电子烟诞生的最初十年间,雾化器式产品几乎霸占了整个新兴烟草市场。直到2014年底,一款名为IQOS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在名古屋和米兰发售。仅4年时间,IQOS进入了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并在过去一年为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Inc)创造了40.96亿美元营收。
图/视觉中国
有人称之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新型烟草制品,其声势绝不逊于美国电子烟独角兽公司Juul的产品。2018年底,Juul被收购后估值达到380亿美元,收购方正是更名为奥驰亚的菲莫集团。
太多电子烟公司想成为中国的Juul,却少有人妄言做出下一个IQOS。技术、专利、政策等等限制条件,让加热不燃烧产品只能容极少数巨头染指。而在中国,这里最终可能只有一个玩家。
烟草巨头的自我革命
为了戒烟,张平尝遍各种电子烟产品,都没能成功。直到2017年底,朋友听说他饱受烟瘾困扰,送给他一套IQOS。张平的戒烟计划终于见了成效,使用IQOS不到一个星期,再抽回传统烟草时,他明显感觉不适。直到今天,他都没有再拿起传统香烟。
所谓加热不燃烧,是利用电子设备将烟草加热到比燃烧香烟时低的温度,令烟草释放尼古丁却不产生烟雾和烟灰。另一类蒸汽电子烟产品以雾化器为核心,将含有尼古丁的烟液加热雾化,避免焦油等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出现。
上述两者尽管同样被称为电子烟,仍有显著的差别。
一是加热不燃烧产品价格不菲,设备接近千元,搭配销售的烟弹每条10包,价格在150~400元不等;蒸汽电子烟设备极少超过300元,烟弹每个不超过50元,约等于两包香烟。另一方面,加热不燃烧产品消耗的是真正的烟草,蒸汽电子烟使用的是人工调配出来的烟液。虽然同样含有尼古丁等上瘾成分,但传输效率和随之而来的满足感是天差地别。
图/视觉中国
张平打了个比喻,如果将传统烟草看作是川菜,加热不燃烧则是清淡些的粤菜,那么蒸汽电子烟不过就是一盘水果沙拉。
尽管蒸汽电子烟历经数代革新,口感和使用感日益提升,在许多烟民眼里,这就是个“小玩意”,算不上是“烟”,与IQOS毫无可比性。
菲莫国际将这款产品视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而不是被人们所熟知的万宝路、维珍妮等香烟品牌。自2017年起,这家全球最大的上市烟草公司重新设计官网,在首页最显眼的位置,菲莫国际挂上了自己的目标:“设计一个无烟未来。”
当然,对于一家烟草公司而言,“无烟未来”并不代表烟草的彻底消失。如果可以通过其他替代途径将烟草的味道和尼古丁延续下去,也许烟草巨头们或许会放弃传统香烟。
成熟的行业通常很难自我颠覆,在大众看来,烟草行业在120年间垒起极高的壁垒,坐享丰厚利润,是最没有必要作出改变的行业。
实际上,烟草行业弥漫的不安情绪持续已久。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在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控烟组织的推动下,自2011年起,全球烟草消费量呈现下滑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成年人的吸烟率从2000年的23.2%下降到2016年的15.5%。为弥补销量下滑,烟草公司不得不上调价格,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IQOS是菲莫国际拿出的替代品,有人推断产品名称是“I quit ordinary smoking(我戒掉了传统香烟)”的首字母缩写。据其官网介绍,IQOS相较传统香烟燃烧后产生烟雾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平均减少90%至95%,主要提供给不愿意戒烟的成年吸烟者作为香烟的替代品。
2016年,随着一档娱乐节目的介绍,IQOS在日本的关注度飞升,市场份额在2年内由不到1%提升至13.9%。
与此同时,其他烟草巨头也着手在加热不燃烧领域进行尝试。日本烟草公司于2015年初完成对Ploom公司及其专利权的收购,着手研发加热不燃烧产品,随后推出Ploom Tech。英美烟草在2016年底将一款名为Glo的加热不燃烧产品引入日本仙台市,只用了10周销售额就占据当地连锁便利店的5.4%。
图/视觉中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