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华为剔除:伟创力未来之路缘何越走越窄?
文|孙永杰
倍受业内关注的“美国对华为禁令”近日有了新的进展。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别官员近日透露,可能最快在未来两到四周时间内,批准一些公司重新向华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称,在不影响所谓的美国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重新批准一些公司向华为销售商品。
就在诸多美国企业恢复对华为供货之时,业内最新报道称,作为华为重要合作伙伴(主要代工华为的手机、笔记本等产品)的美国企业伟创力却被华为从供应链体系中剔除。那么问题来了,伟创力到底做了什么?
釜底抽薪,恶意扣押属于客户物权的原料
实际上,早在上述最新批准之前,美国相关芯片企业美光、英特尔等已经开始陆续恢复向华为部分供货。更早些时候,博通、高通、英特尔等受限于华为“禁令”的美国企业纷纷游说美国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放宽对于华为“禁令”的限制。对此,上述公司隶属的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认为,美国对中国公司的制裁将使得协会成员自身看起来是不可靠的合作伙伴,这将让他们在全球处于严重劣势。
同样是美国企业,面对美国政府的禁令,伟创力的做法却是大相径庭。
据悉,早在5月17日,伟创力就通知其全球代工厂马上停止生产华为所有的设备,已生产的产品不让发货。更让业内感到不解,甚至气愤的是,其还拒不归还华为所有权的设备和物料。最后还是华为自己日夜兼程拉回了属于自己的物料。
据业内人士称,EMS模式下物权是属于华为的,如果停止合作,华为理应拉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投入设备和物料,合理合规,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就是这样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伟创力却借美国政府的所谓禁令横加阻挠,不仅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商业契约精神,甚至超出了商业目的。
我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供货华为的美国企业多是华为核心器件供应商,面对美国的禁令,为了继续与华为合作,履行契约精神,或“绕道”,或游说,可谓是不遗余力。反观伟创力,仅是一家代工企业(远没有核心技术和不可替代性),却远超禁令的范畴,施阻华为,确实让业内惊愕。更让业内认为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伟创力还是与华为合作中受益最大的美国企业。
得失皆在华为,伟创力中国长沙工厂停工及后续效应
提及伟创力的受益,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从华为获得营收最多的前十大美国厂商分别是:伟创力(Flex)、博通、高通、希捷、美光、Qorvo、Intel、Skyworks、康宁、ADI。其中,伟创力是从华为获取营收最多的美国厂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8财年,伟创力就从华为获得了约25亿美元的营收。
中国有句成语:投桃报李。作为华为的重量级合作伙伴,伟创力在与华为的合作中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益,理应在艰难时刻,即便是出于美国政府的“禁令”不能雪中送炭,但也绝不可釜底抽薪。更何况这种釜底抽薪既不是所谓的“禁令”之需,更远超正常的商业行为(例如无故扣押原本属于华为的设备和物料)。这里我们不得不怀疑伟创力这家企业未来会走向何方?
据财新网最新报道,自2019年3月开始,伟创力长沙一期项目的生产已经遭遇困顿。2019年5月,伟创力长沙工厂就已停产。”而伟创力长沙工厂停产的主要原因则是受“美国对华为禁令”的影响,因为伟创力长沙工厂主要的产能就是给华为手机的。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伟创力的釜底抽薪之举最先受到伤害的却是自己。
此外,同样是财新网的报道,伟创力长沙项目已经由比亚迪接管和继续,看来伟创力损失的不仅是当下,更是在中国市场的未来。
伟创力会首上中国“不可靠实体清单”吗?
当然,伟创力的麻烦可能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针对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5月31日,中国宣布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那么哪些实体有可能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对此,商务部安全与管制局局长支陆逊在回答媒体有关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标准时称,中国政府在决定是否将某个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时,会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
一是该实体是否存在针对中国实体实施封锁、断供或其他歧视性措施的行为;
二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基于非商业目的,违背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
三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对中国企业或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四是该实体行为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71330.html